最厦门旅游 > 厦门周边游攻略 > 厦门周边游:龙岩:推动转型升级塑造优质旅游

厦门周边游:龙岩:推动转型升级塑造优质旅游

By 最厦门小醉Hao 2018-01-30
旅行家专栏出品    |    已有4363人阅读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风景风景名胜区——连城冠豸山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梁野山古母石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永定土楼•振成楼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古城墙


永福高山茶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梅花山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硿洞龙王诵经


国家AA

AAA级旅游景区——古田会议会址

新罗区充分发挥龙岩中心城区区位优势,以“村村突破、穿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旅游”为工作思路,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乡村旅游文章,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创新机制支撑发展

据介绍,早在2004年,新罗区就成立了区旅游产业委员会,由区文体广新局、住建局、安监局等27个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新罗区旅游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协调旅游各项工作,在旅游规划指导,古建民居、红色遗址的保护开发,旅游安全监管,旅游资源项目整合建设等方面,强化旅游发展部署,助推新罗乡村旅游发展。

2016年起,新罗区致力打造“九龙江源慢生活圈”,将整个新罗区视为乡村旅游社区,成立了慢生活办,分东、西两大片区,各片区分别由人大主任、政协主席领衔,组建了建设机构,各片区各下拨1000万元发展资金。

为有效调动村企的积极性,新罗区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推动新罗乡村旅游发展。2014年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安排旅游产业资金300万元,其中100万专门用于扶持乡村旅游发展。2017年,区委、区政府又出台政策,鼓励乡村旅游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乡镇乡村旅游规划并通过评审的,给予5万至10万元的奖励。

因势利导整合资源

新罗区充分利用新罗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传统村落、特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平台设计、推广旅游线路。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各片区各乡村与村主干座谈,启发村干部旅游发展思路,组织村干部及村民走出村门,到新罗区旅游典型村培斜、洋畲村等地学习、参观,鼓励村干部大胆走出闽西,向江浙、广东等地乡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大大提升了乡村发展旅游的主动性。使乡村旅游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乡村旅游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此外,新罗区紧紧抓住乡村扶贫这个关键,深挖贫困乡村旅游资源,用好政策,切实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新罗区积极推进村企帮扶,区内5A以上旅行社、4星级以上酒店、省级品牌景区共14家旅游帮扶企业与8个旅游扶贫村结对帮扶,以客源输送、就业培训、景区带村等多样化形式,帮助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促脱贫。如荣顺国际酒店挂钩扶贫江山老寨村,酒店推销村里的斜背茶,为村民办餐饮培训,村民则为酒店提供最优质、生态的蔬菜,鸡、茶叶等生态产品,互利共赢。

分类指导项目带动

新罗区积极探索培育“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通过能人带头、项目扶持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江山镇老寨村是旅游扶贫村,依托斜背茶产业,成立新罗区老寨高山茶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种植或销售斜背茶,包装成特色旅游商品出售给游客,做大做强斜背茶产业,经过宣传销售,斜背茶已由原先的1斤50元到100元上升为200元到300元不等的价格,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小池镇培斜村成立生态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分红的形式,鼓励村民齐心发展乡村游,该合作社还被列入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此外,新罗区以旅游项目作为旅游发展的推手,使发展有后劲。为此,新罗区提出了文化产业“八大融合”,即旅游与龙文化、茶文化、体育健身养生养老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都市休闲文化的融合,共策划24个项目,其中乡村旅游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3亿元。同时,结合国家旅游公厕改造、游客中心提升等机遇,加快新罗区乡村旅游设施的提升。

永定:多措并举推动旅游提质升级

上杭:发挥红色优势打响红色品牌

永定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贯彻落实区委“文旅兴区”发展战略,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提质升级。

依法治旅服务市场

永定区旅发委采取“五个一”措施,加强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工作。

举办“一”场专题讲座。永定区旅发委联合永定土楼公司邀请专家于近日举办了“传家训、正家风、绵延客家人不灭心灯”的客家文化专题讲座和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安全知识培训,并组织了培训学习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永定土楼景区导游、讲解员、宣传员的整体素质,有效推进传承客家文化、树立土楼新风向纵深发展。

打造“一”个网络学习平台。永定区旅发委通过创建一个永定旅游工作者微信号,让大家关注“最导游”、“做客永定”、“永定人民广播电台”三个微信公众号,可以随时学习永定土楼导游词和永定土楼故事及旅游法律法规知识,做到学有平台、学有方向、学有内容、学有更新。

发出“一”份倡议书。永定区旅发委向全区旅游企业及旅游行业工作者发出诚信经营、规矩做事,坚决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倡议书,并举行一场签名承诺活动。

开展“一”次巡查工作。永定区旅发委近期对旅行社、星级酒店、A级景区进行了一次全面巡查,发现问题2个,发出整改通知书两份,目前已落实整改。

发出“一”份旅游温馨提示。永定区旅发委结合永定区正在开展的以规范引导非A级景区旅游秩序为主题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对前来永定土楼旅游的游客发布一份“旅游温馨提示”,提醒游客该如何应对旅游违法行为。

智慧旅游引领全域

永定区被列为福建省智慧旅游试点县,永定土楼等被列为福建省智慧景区示范项目。旅游公共场所配置了电子触摸屏查询机,为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和旅游动态资讯查询方面提供方便。制作了永定土楼APP,为游客提供移动端的电子导航、语音讲解等服务。为景区统一制作720°全景和AR导览,初步提出“一部手机游龙岩”的服务内容。

围绕“看得见、联得上、调得动”的目标,永定区旅游景区视频监控数据在市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汇聚,实现和国家旅游局、福建省旅发委、省市公安监控共享平台的联网。

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景区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监控平台,现在有88个人流密集点的视频监控已经接入监控平台大屏幕。下一步,导游、天气等功能也要接入。监控平台建立后,管理更方便了,以前,一到节假日人流高峰期,景区管理压力加大,现在通过监控平台,可以实时监控人流密集点,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内涵为王提质升级

永定区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永定区围绕“大项目”,增强旅游发展后劲,提速重点项目建设。福建土楼永定5A级景区综合提升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优选项目;围绕“大消费”,释放旅游发展活力,提高二次消费占比。改造提升家训馆、风情街钰泰源进出口商品体验中心等二次消费项目,不断提高二次消费占比;围绕“大产品”,树立旅游发展形象,提升土楼核心产品。

此外,永定区按照各村资源禀赋、民俗文化、建筑特色,积极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2017年创建高头乡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创建湖坑镇洪坑村、峰市镇信美村、岐岭乡湖河村、湖雷镇石坑村、岐岭乡下山村等5个乡村旅游休闲特色村。将泽东楼红色生态景区、陈东暴动文化园、岐岭牛牯扑红色旧址等三个红色旅游项目争取列入省级旅游富民补助资金。与此同时,创建2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8个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2个市、2个市级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18户市级旅游扶贫示范户,新改建旅游厕所15座。

上杭县是知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上杭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古田会议和才溪乡调查精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扎实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融合发展注入活力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上杭县树立全域理念,打破行业界限,推动融合发展。古田会议会址所在的古田镇按照“红色圣地•生态古田”定位推进周边农家乐、森林人家、开心农场等建设,景区在不断完善旅游设施的同时着力打造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所在的才溪镇按照“著名苏区花果之乡”主题抓好红色景区与周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点的融合发展。通过示范带动,全县有119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五龙农家乐、临江添福山庄、才溪福如农庄等12个点,形成“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彩色”等系列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此外,上杭县还注重加强旅游与培训产业融合发展。紧紧依托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挖掘红色乡土培训教材,培育精品特色课程,成功打造出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追寻先辈足迹,从古田再出发”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培训模式。近年来,到上杭县接受红色教育的外地培训班日益增多,人次呈逐年倍增。据统计,目前已有13家社会培训机构入驻古田。2017年,上杭县的培训机构共承接对外培训约800余批次4万余人次。

打造品牌提升影响

近年来,上杭县全力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古田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临江楼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慕名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群众日益增加。

上杭县在“亮点”“特点”“卖点”上做文章,认真办好主题鲜明、有独特品牌、能聚集人气并带来效益的各类节庆活动,如采摘节、荷花节、梅花节、体验节。大力开展内联外拓促销活动,积极参加旅交会、海博会、推介会等,提高了当地旅游品牌尤其是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早在2004年,古田、才溪被列入首批全国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100个经典景区之一。通过多年的打造,古田、才溪红色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2014年,古田镇、才溪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同时,还被分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田镇是全国、全省第一批特色小镇之一。上杭县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县”“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示范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通过精心打造各类品牌,提升了上杭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持续推进收获实效

通过多年的努力,上杭县旅游业呈现出门类齐全,多业并举的发展态势。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景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乡村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旅游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铁路、高速公路等全面发展,龙长高速、永武高速、蛟城高速的全面开通及旅游景区主要交通道路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不断壮大旅游酒店和旅行社。

近年来,上杭县第三产业在旅游业尤其是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总量迅速扩大,旅游业的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2017年,预计全县接待游客640.1万人次,同比增长23.1%;旅游总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8.6%。

武平:推进全域旅游深化供给侧改革

武平县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富民战略,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真抓实干、突出实效,旅游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政策引导规划引领。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武平县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武平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文件基础上,2017年以来又制定出台《武平县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引导全域旅游发展。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16年起,县财每年预算1000万元,用于旅游项目建设、品牌创建、景区开发、创意策划、市场营销、宣传推介等方面奖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发展,使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通力配合,形成了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强大合力。

武平县通过近几年探索,确立了“养生福地清新武平”旅游形象定位,把打造闽粤赣城市群“清新养生后花园”、国家东部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两岸知名福建一流的仙佛文化旅游圈作为旅游发展目标。同时,积极构建“龙头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全域推进”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确定了以“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围绕龙头景区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塑造“养生福地、清新武平、仙佛之乡、祈福圣地、生态之邑、诗画武平”等形象品牌,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

2017年,武平县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方向、定位、规模、要素结构、空间布局、环境、交通、配套以及战略步骤,引导规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武平县还实施了景区与乡村旅游单体规划编制,完成了《梁野山创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等编制。

项目带动产品创新。武平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高标准推进了环梁野山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建设,其中,梁野山创5A景区提升工程,总投资2.4亿元,安排了梁野湖、第二停车场、云礤污水处理厂、花海等22个子项目;“客都汇”文化旅游综合体投资20亿元,规划了商贸区和养生住宅区、客家风情中心广场、梦幻客家南广场、步行景观街、赣文化客家展示区、闽文化客家展示区、粤文化客家展示区等;中山古镇保护开发投资12亿元,将修缮保护规划区内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完善中山百家姓文化园、百姓古镇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及星级公厕,挖掘传承古镇汉剧、宫灯、军家话及百家姓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河湿地公园改造投资5690万元,实施了湿地保护、恢复、宣传、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

同时,武平县还制定了《2017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项目分解表》,明确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六大类48个项目,并落实挂钩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以项目建设为支撑,集点、连线、汇面,形成以梁野山创5A级景区为龙头,各景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创新营销擦亮品牌。武平县坚持把营销宣传作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和资源,打响武平的旅游品牌。该县与海峡卫视《客家人》栏目组合作,去年春节期间在海峡卫视播“出边城明珠”“原生山乡”“文明古邑”“舌尖福地”和“祈福之城”五集武平大型人文风光专题系列节日。2017年1到3月,先后开展了梁野山景区三周年纪念活动、“元初客家欢”农家闹春文艺晚会、第三届魏侃夫民俗文化旅游节、尧禄观花节、东留首届李花旅游文化节、桃溪第三届“富源山”杯采茶文化旅游节等系列促销活动。特别是“元初客家欢”有近1.6亿人次点击,大大提高了武平对外知名度。2017年4月,武平县与厦门思明区联合举办了第三届山海协作自驾游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知名度。2017年以来,在每月9日,武平县县在梁野山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日,吸引了大量游客,出现了“一房难求”和“一桌难求”的良好势头。

长汀:找准“抓手”发展优质旅游

长汀县紧紧围绕“清新福建”及“客家首府•大美汀州”品牌建设与推广,依托历史、客家、红色、生态“四位一体”特色文化,找准抓手,大力发展名城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旅游发展逐步从向规模要效益转向质量要效益。

内涵发展提升品质

长汀县紧抓服务这个重要抓手,全方位提升旅游各项服务,尤其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长汀县按照旅游“六要素”要求,重点推进旅游通达工程、自驾游营地工程、旅游休闲工程等,完善了各主要景点的旅游标识标牌;建成了河田——三洲生态景观道路,实施了319国道南山——河田段“白改黑”工程;实施了新桥——庵杰的道路扩大工程,建成了连接城区至动车南站的快速通道,从而更加方便游客通行。目前长汀县拥有2家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经济、商务型酒店发展迅速。新建旅游厕所32座,改建旅游厕所9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质量持续提高,来汀旅游更加方便,“自驾游”游客与日俱增。

同时,长汀县不断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加大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减少黑车、黑导、宰客等现象发生,及时处理旅游投诉,给游客带来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融合发展延伸链条

长汀县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统筹各类资源,推动融合发展。

在红色旅游方面,目前长汀县已成立了4A红色旧址群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将任务细化分解,落细落实责任,分项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长汀县还规划建设中央苏区红军园、长汀松毛岭战役陈列馆暨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现均已进入前期工作筹备阶段。此外,中复村现已完成松毛岭战役指挥部、红军战地医院、红军街、红军桥的修缮工程,并完成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濯田何叔衡纪念园、四都红军烈士陵园已开馆运营。宣成杨成武将军故里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在生态旅游方面,长汀县已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列为国家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评为“中国候鸟旅居小城”。还将持续做好庵杰汀江源龙门3A景区、三洲汀江国家湿地公园3A景区、新桥山水游逸园、河田水土保持科教园、策武南坑银杏基地等生态旅游项目品质提升工程。

在乡村旅游方面,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大力开发以采摘基地、民俗文化、传统村落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提升乡村旅游节庆品牌,结合各乡镇特点,重点打造了葡萄采摘节、杨梅采摘节、漂流节等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让旅客充分体验长汀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并逐渐得到了游客的青睐和认同。

开放开拓注入动力

在品牌策划上,长汀县对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包装,建立了“历炼千年的唐宋古城、魅力无穷的客家首府、光耀神州的革命圣地、流连忘返的生态家园、名扬天下的美食之乡”品牌形象体系,提炼了“客家首府•大美汀州”品牌主体形象,并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为长汀题写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客家首府,大美汀州”。

在品牌推广上,长汀县每年成功举办世界客属公祭母亲河大典、“11.28”名城保护日、海峡客家三洲杨梅节、乡村美食节、汀江源漂流暨自驾休闲旅游节等系列特色旅游节庆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种采集活动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取得明显成效。另外,长汀县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旅交会,在主要客源市场进行区域联合营销。筹办了“客家首府,大美汀州”澳门专场旅游推介会,举办了“客家首府、大美汀州”“美丽山城•最美长汀”“清新福建•大美汀州”等大型旅游推介会。

在市场定位上,长汀县按“持续巩固一级市场、大力主攻二级市场、积极影响三级市场”的方针,加强旅游资源、线路、市场等方面的整合,巩固闽南金三角、粤东、赣南客源市场,深度开发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和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及港澳台客源市场,拓展以“海西号”为连接线的北方客源市场。

连城:落实全域理念迈向优质旅游

连城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景区沿线、用“客家文脉”的理念打造旅游环线、用“四季节庆”的理念打造旅游营销、用“田园气息”的理念打造乡村品牌,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积极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加快景区升级化、县城景区化、环线景观化、乡村景点化进程,推动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优质转变。

从“一花独放”到区域联动

2016年以来,连城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加快实施《梅花山(连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随着一系列旅游项目紧锣密鼓地实施,在连城县东部,形成了一个以龙头景点为核心、各类特色景点串联成线的全域旅游产品“矩阵”。这一“矩阵”以赖源溶洞群为中心,周边的万亩廖天山草场、万隆桥、曲溪罗胜、冯地及莒溪太平僚、池家山等乡村旅游景点连成一线,产品种类涵盖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运动健身、休闲度假、传统民俗等,空间范围横跨赖源、曲溪、莒溪3镇10村,逐步形成了“源头生态休闲之旅”品牌,在游客群体中有了一定口碑。

通过全域发展策略,连城县不仅打造出赖源溶洞群等新兴旅游热点,而且也让当地的老牌景区实现了脱胎换骨。

从封闭自循环到开放“旅游+”

近期,“清新福建•骑游连城”2017环冠豸山国际自行车大赛在连城县举办,吸引了国内外近300名自行车爱好者以及众多市民、游客,“连城非常美,赛事组织好,是一次舒畅的骑行体验。”一位来自波兰的选手说。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适合骑行路线1000多公里,涵盖全县8镇9乡,串联起了全县各旅游文化景点。大众体育赛事与周边自然风貌、文化底蕴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连城县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杨晓春介绍说。

除了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发展,连城县还积极推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连城野生兰花资源丰富,是春兰、建兰、寒兰的主产区和种植原生地。利用行业优势,连城结合当地交通地理优势,整合丰富的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在朋口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兰花基地和兰花文化主题景区、“国兰”产业化研究基地、兰花博览园。旅游部门还专门策划推出了赏花温泉游、乡村采摘游、客家风情游等花卉休闲旅游产品,实现花卉、旅游、文化、产业和花卉生产观光的有机融合。

此外,连城以草药小镇和文化古村为突破口,探索“林药、果药、药旅、药养”等复合经营模式,促进中草药康养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一体发展深度融合,并于8月引资30亿元建设培田草药小镇综合开发及配套开发建设项目。

文亨镇富塘村是连城县乡村旅游热点村,曾经的贫困户陈爱华说,茶叶让她走上了富裕路,仅采茶一项就能增收5000多元,每年在家打工100多天,不仅家庭照顾好了,农活也没落下。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县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85.3万人次,同比增长36.4%;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37.9%。

从零散营销到全时空营销

连城县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坚持“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的营销理念,依托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人文遗存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策划了“四季连城”旅游产品。推出春季民俗游,组织游客体验客家元宵狂欢节、培田春耕节;推出夏季清凉游,组织游客体验赖源溶洞、环梅花山原生态乡村游,以及乡村蓝莓或桃李采摘、杜鹃花观赏、村跑、河道漂流、垂钓、水上高尔夫、水上自行车等休闲活动;推出秋季骑行美食游,每年常态化举办环冠豸山自行车大赛、海峡客家美食烹饪节,让游客体验“舌尖上的连城”;推出冬季温泉养生游,组织游客沐浴体验天一温泉度假村、天赐温泉等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元素的,集香薰、酒韵、鱼疗及中草药等百余种温泉池泡疗法。

漳平:融合发展催生新动能

漳平市是原中央苏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中国名茶之乡,是闽粤“后花园”之一。近年来,漳平市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注重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的产业融合发展,使得旅游经济持续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游运结合

为减少财政重复性建设投入,漳平市经多方论证提出了“游运结合”模式,计划将漳平汽车站现有部分客运站楼改造、提升、建设成三级标准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该方案于2017年3月初与福建省龙洲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商谈沟通达成共识,由福建省龙洲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该方案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旅游集散中心(按三级标准建设)由福建省龙洲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其业务职能接受漳平市旅游局的行业监督管理。二是充分利用、发挥龙洲公司漳平汽车站的现有公共资源,使游客与运输的相互需求得到完美结合。同时,也可为龙洲公司增加旅客资源、提高运输效益。三是该公共服务体系投入运行后,由龙洲运输集团公司承担旅游集散中心的人员、运行、维护、管理等所有费用,减轻政府的长期投入,实现真正的双赢。

农旅结合

漳平市永福镇是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当地积极引导台商在茶园种植樱花营造景观。自2012年以来,漳平市连续举办了六届樱花文化旅游节,历届樱花文化旅游节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永福樱花园”被评为“全国十大赏樱基地”“游茶园、赏樱花”已成为亮点。樱花节期间,当地推出了花卉精品展、特色美食展、古筝弹奏表演、“樱花赞”书法创作展示、汉服文化表演、花色瑜伽等,活动内容丰富,让人应接不暇。同时,推出旅游线路,推介漳平旅游资源,拉动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市场。

此外,农副产品销售方面,漳平市金兴园艺从2016年开始在樱花节期间搞精品花卉展,2016年展区3000多平方米,2017年5000多平方米,花卉品种更多更漂亮,2016年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2017年日接待量8000多人次,带动了花场杜鹃花的销量,以前每年要主动找客户,现在是客户找上门,2017年总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2012年以前仅仅在2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另外,台品茶叶也打开了国内的销路。樱花节期间,游客在赏樱楼购买的高山茶日销售额可达5000多元,平时1000多元。

茶旅结合

漳平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水仙茶饼,其厚重的韵味和天然的幽香,堪称乌龙茶国里的一枝独秀。近年来,漳平加大茶叶产业及旅游产业的融合力度,整合北部的南洋、双洋等水仙茶资源,大力对外宣传推介“漳平水仙茶”品牌,积极推广茶文化,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产业知名度。开发茶旅游产品,生产适合旅游销售的茶饼、茶食品及相关纪念品;开辟休闲旅游线路,以水上茶乡——九鹏溪及王景弘故里为中心,建设“北寮”“大用”“梧溪北寮”“南星”等茶庄园,结合农家乐,开发漳平水仙茶乡精品游线路。

此外,漳平市还举办漳平水仙茶文化节,以“传承非遗•感怀天下”为主题,本着“以茶为媒、以旅为桥、茶叶搭台、全民参与、体现特色、注重实效”为原则,通过展示展销、传承技艺、茶艺文化、发展论坛、评优评奖传播漳平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通过茶文化节的举办,更好地推介宣传漳平水仙茶品牌,提升茶文化的品位,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查看更多:厦门旅游攻略厦门游记厦门旅游景点鼓浪屿旅游攻略

专栏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