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厦门旅游 > 厦门周边游攻略 > 厦门周边游:大武夷旅游圈崛起游客纷至沓来

厦门周边游:大武夷旅游圈崛起游客纷至沓来

By 最厦门小醉Hao 2018-06-20
旅行家专栏出品    |    已有6227人阅读

“游完海洋公园,晚上可以带孩子去看‘印象大红袍’,明天去主景区登天游、坐竹筏,下午可以去茶文化观光园体验制茶、观看斗茶表演。”这两天,来自湖北武汉的张秀琴女士一家在武夷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她说,武夷山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来武夷山就是“爬山坐竹筏,晚上睡大觉”。而现在大人可体验的项目多了,孩子也有了玩耍的地方。

和张女士一样,许许多多的游客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闽北地区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欣喜和感动。

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

1999年,武夷山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南平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水之盛名与武夷茶之美名远播,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曾经,“登山、赏景、泛舟九曲”是游客来武夷山的唯一选择,而这种现象在2010年3月29日《印象大红袍》正式公演以后,有了明显的改观。

作为张艺谋印象艺术团队创作的中国第五个、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让游客可触、可感地体验武夷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除了《印象大红袍》之外,武夷水秀演出、云河夜游、武夷宫-崇阳溪两岸夜游、夜下梅旅游线路以及朱子文化节、欢乐茶节、食品博览会等各种旅游产品和活动,不断丰富武夷山旅游业态,让武夷山旅游从单一的观光游向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会展等并举的多元化迈进,让游客有了“留下来、住下来、还想来”的理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平市发挥龙头带动能力,以全域理念统领旅游业的发展。在龙头带动下,各县(市、区)明确发展思路、步步为营,全力提升旅游产业,除了基础的观光游,还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好“旅游+”文章,推动大武夷旅游圈的崛起。

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多点开花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平市除了拥有金字招牌“双世遗”武夷山外,还有46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中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个。

北接武夷山、南毗泰宁大金湖的邵武市,将和平古镇、大埠岗樱花小镇、桂林文创小镇等串珠成链,让花千谷庄园、武夷温泉、卫闽花果风情特色小镇等景点聚点成片。在这里,可以满足你观光度假、文化体验、休闲康养等多元需求。而武夷温泉度假村门口新添新能源共享汽车,则让你无缝对接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泰宁。

生态为本,文化为魂。建阳区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出“旅游+文化”的好路子。在建阳,各色建盏招牌和店铺随处可见,建盏文化创意街、建盏特色小镇也初具规模,与建盏相关的点茶等传统技艺体验项目也受到热捧。在这里,你不仅能够畅游建盏市场,感受浓郁的建盏文化,还能随意地走进大师的工作室,与建盏大师一同赏瓷论盏。

近年来,建瓯的乡村旅游火了。为促进乡村振兴,该市依托青山绿水,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在“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小松镇,沿溪流域岸边的健身绿道,将田园风光、果园景色、美丽乡村、现代设施农业等串点成线。田园采摘、户外徒步、登山、宿营……建瓯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小城旅游发展之路。

当然,你也可以慢步闽江之滨,体验一把有着“小香港”之称的延平夜景;登宝山、访石窟,探寻顺昌齐天大圣祖地的神秘;走进光泽县中国生态食品城,感受中国特色小镇50强圣农小镇的独特魅力;寻着丹桂香来到浦城,在福建省首批优秀创意旅游产品“印象小密”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里,看酿酒工艺,品香醇包酒;踏进云烟袅袅绕奇田的政和,啜一口高山区生态茶,在18℃的夏天里深呼吸。

“县县通高速”的实现让大武夷各地旅游资源有机地串珠成链,多点开花。而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高速、高铁、十六条航线构建起南平与福州、厦门等周边城市1小时交通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3小时交通圈,以及与京津冀乃至全球各地的空中交通圈,一张四通八达的“快进慢游”旅游立体交通网络已经织就。“武夷山水美,道路却难行”已成为历史。

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武夷旅游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作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武夷山市已建成17个智慧应用项目并投入使用。

闽北大景区,处处皆景观。立足市场需求,南平市主动融入大局,聚焦聚力,改变过去观光游单一模式,全面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政府推动,部门协同,企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实践已在闽北全域展开。

与一产融合,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土特产品变旅游商品,闲置民居变特色民宿,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全市全力推动2个镇和32个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特色村。

与二产联姻,旅游更精彩,工业更闪亮。4A级景区浦城小密包酒文化园、建瓯福矛酒业、长富牛奶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托厂房、产品和企业文化,为游客提供参观、游览、体验、购物等服务,工业旅游正在成长为闽北旅游的新动能。

与三产互动,体育、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海峡两岸茶博会、朱子文化节、国际骑游大会、马拉松赛、三生三世十里荷花朱子婚礼、建阳建盏文化旅游节、政和紫薇文化旅游节等节庆赛事活动,促进茶旅、文旅和体旅等结合,力争“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

着眼“全域旅游”,发挥水资源和特色文化优势,南平市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建设,将每个城市的黄金水道打造成“城市客厅”。以山带水、以水补山,实现水美城美、宜居宜游。

如今,闽北旅游业与多行业从“简单相加”到“相融相盛”,要素跨界融合、产业同频共振,闽北正朝着“处处是风景、行行加旅游、时时可旅游”的全域旅游目标全力迈进。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4130万人次、比增20%,旅游总收入602亿元、比增30% 。

去年,南平市高标准编制出台了《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并以此为“施工图”,精准发力项目建设。当下,放眼大武夷,旅游项目遍地开花;来日,大武夷旅游必将更上层楼。


查看更多:厦门旅游攻略厦门游记厦门旅游景点鼓浪屿旅游攻略

专栏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