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厦门旅游 > 厦门周边游攻略 > 漳州:英桥花海童年的记忆回来了

漳州:英桥花海童年的记忆回来了

By 最厦门小醉Hao 2019-03-22
旅行家专栏出品    |    已有6546人阅读

“你的童年有这样一片大草地吗?”

呼吸着草地与泥土的芬芳,与小伙伴,欢快玩耍,或自由奔跑,或放肆打滚,或在植物迷宫,玩一场“绿野仙踪”,大喊一声:你好,大自然!

近日,目前市区最大的活动草坪区和植物迷宫“闪亮登场”,成为大人小孩感受自然的开心课堂,它位于龙文城区英桥花海。草坪区种植了耐踩踏、草感好的夏威夷草,搭配棕榈科乔木及少量高大乔木,树下摆放从拆迁村庄中回收的石槽、石臼、石磨等老旧石条和农具,就地取材,唤起童真记忆。

英桥花海,是漳州“五湖四海”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地制宜保留的村道,将项目自然分为东部四季花海区、中部大草坪区和西部荷花湖区三大主要片区。

清风吹过草地,翻开过往记忆:曾经,该片区东部为临时菜地及果园,水沟淤积;中部为临时晒板场、大货车停车场,安全堪忧;西部茭白水田,一般般……

如何下手?量体裁衣,生态治理。“东部土壤条件相对较好,规划种植乔灌木,形成四季赏花地,作为甲供苗木销售展示示范基地。”福建大农景观建设有限公司英桥花海项目负责人朱洪介绍,中部地面已大面积硬化,结合土层改造,变身“疏林草地”。

看,一季一季花开!春观碧桃,夏赏蓝花楹,秋品黄花槐,冬眺红花紫荆,不同季节开花的乔木树种,逐一登场,无缝对接,从年初盛放到年尾,“四季有花、四季变化,市民看花总当时。”

特别是选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树种“沙西榕树”,借鉴“组合盆栽”栽植方式,对大榕树进行拼株种植,塑造“独木成林”、别具乡土风情的景观小品,玩出新花样。“漳州有很多乡土植物,种养成本低,表现优秀,在这里它们被一一得到运用。”

看,“花有百日红!”步入东部主路,一颜色红艳的花朵儿煞是惹眼,一簇簇拥在一起,好似褶皱绸缎。它的美名叫“天鹅绒紫薇”。

看,在大草坪低洼处,还有一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植物群落——旱溪花境。晴天见,如自然干涸的河床,颇有禅意;雨天来,则变天然河溪,流水潺潺。

“我们在此进行植物本土驯种试验。”大农景观设计所所长朱斯华说。设计所人员在这试种了上百种植物,最终优选出适应本地土壤气候、耐旱多年生的13种观赏草品种,以及52种多年生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进行自然植物群落栽培。

西部荷池,“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利用原茭白田的地质特性,只对驳岸边缘进行柔性生态边坡处理,开发荷花湖景观,种植以优质荷花种微山湖荷花为主的10余种观赏荷花。

无围墙、不收票、全天候,疏林草地、花溪花海、荷池绿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农也特意给花卉苗木挂上树牌,写上植物科普信息,“日后,将发挥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作用,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发展,为各院校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基地,形成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新型体验式游览模式。”大农景观公司董事长方龙俊表示。

“坚持低开发、低影响、可持续的开发思路。”方龙俊总结道,通过树木长成销售增值盈利,通过参观人群带动苗木销售和品牌影响力,再通过整合栽培力、负载力、区位力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规划、设计、种植、销售等供需一站式服务,从而真正做到“生态+产业”。

未来,英桥花海将与漳州东部景观区内的云洞岩、龙文塔、西溪亲水公园等主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优势互补,集聚“观山、亲水、赏花”三位一体的东部旅游吸引力,形成全域旅游大产业格局。

集花卉苗木种植、交易、展览、科普、科研、观光、休闲、体验等为一体,把高“颜值”变成生产力,英桥花海便有了可持续性和生命力。如此,“生态+”,不但守住了“绿水青山”,还变出了更大的“金山银山”。


查看更多:厦门旅游攻略厦门游记厦门旅游景点鼓浪屿旅游攻略

专栏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