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游走于鼓浪屿的异域秘径(2013厦门)

71
东野慕木LV.49 分享于
2016-03-30 19:405102
这篇游记说到了:鹭江宾馆,锦江之星,厦门大学,日光岩,陈嘉庚先生纪念园,琴园,潘小莲,小眼镜,鳌园,Judy's Cafe港仔后鼓声洞黑猫餐厅鹭江宾馆观海厅亦足山庄康家龙头189宁远楼安献堂佰赞姜母鸭

 
 
 
 
 
 
 
 
 
 
 
 
 
 
 
 
 
 
 
 
 
 
 
 
冬日里游走于鼓浪屿的异域秘径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是对厦门这座城市最直观的描述。从小就对厦门神往,起源于父亲在我童年时每每对厦门的回忆。父亲在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一名东海舰队海军,有幸在厦门服役达4年之久,基地就在今天的厦门核心旅游圈--厦鼓海峡邻鹭江路一侧。记得儿时每每翻看着父亲在厦门的旧照,头脑中便浮现出那海岛风光--阳光,沙滩,军港,水兵的海魂衫和海军帽的蓝飘带,还有那高高突出于海岛之巅的日光岩。对于一个常年生长于北方城市的男孩,这是一个多么有吸引力的地方呀。
        2006年,我终于陪着老父亲故地重游了厦门,那次历时5天,我们游历了厦大,南普陀,环岛路,专程去了集美学村和陈嘉庚先生纪念园,两次上岛游览了鼓浪屿,甚至不顾路程艰远到达了位于大嶝的英雄三岛战地纪念园,耳边听着水泥大喇叭的对台广播声,站在泥滩上远眺了几公里外的大金门岛。(那时父亲一直耿耿于怀,服役期间枕戈待旦了4年,时时处于台海前线的最前沿,没想到退伍了近40年仍不能踏上台湾的土地半步。当然现在他可以欣慰了,老父亲今年元旦就是在台北过的,他在有生之年终于迎来了三通,参加了台湾环岛游,也算为海峡两岸统一作出了他的贡献。)
        去年3月,我出差二到厦门,忙里偷闲在鼓浪屿上住了一天,感受到了6年来厦门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鼓浪屿在春日里的别样美丽,当然还有厦门人的热情好客和善良淳朴。于是决定,要带老海军的孙子来厦门玩一趟。
        年底,机会终于来了,当确定了11月的年假后,我便开始了旅行计划。
        下面是个人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A 旅行季节:厦门四季常青,8月前后是台风季,10-11月也算是最佳旅游季节,11月中旬气温在14-28度。
B 衣:适合穿着夏末或秋初的衣服,热时着短袖T恤,凉时加件衬衫即可。这个时候的厦门,女孩的短裙丝袜也的确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C 食: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厦门的物价水平不高。我们在5天里光顾了湖滨中路的小眼镜海鲜,品尝了鹭江宾馆F7观海厅的铁板和粤式晚茶,鼓浪屿上的黑猫餐厅和Judy's Cafe也是不错的体验。
简单评价一下:
小眼镜:海鲜新鲜,价格平易,但是对于北方人吃不惯,海鲜的做法完全不同于青岛的做法,所谓酱油水完全是糟蹋海鲜(仅代表个人看法)。
鹭江宾馆观海厅:可谓晚间观鼓浪屿夜景的最佳场所之一,这里分露台和室内两块区域,如季节合适在露台吃同时便于观鼓浪屿,十分惬意,去年3月底我们便是在露台享受的美食美景,但这次,在11月中,露台风太大了,也凉,我们选了室内临窗座,风景也不错。食物很精致,茶按座每位5元,茶点用点餐卡点,铁板烧到现场点。价格人均不到100元,在这种环境,算物美价廉了。
 

厦门鹭江宾馆

 

黑猫餐厅:鼓浪屿上知名的西餐厅,位于岛中部日光岩下的永春路,由于不是在龙头路等繁华区附近,客人较少。这里是用一个老别墅改造,装饰为解放前老上海风格,家具餐具陈设等全为古董。餐前还担心孩子打碎了古董盘子赔不起,所幸在上菜前换掉了。使用的团购,188元双人餐,两份汤,两份主菜,两份甜品,一份沙拉,外加一小份特色黑猫香肠。顶级后腰牛扒,肉质细嫩。黑猫香肠,黑色,加蒜食用,深得孩子喜欢。草莓水果炖奶,香浓。奶油蘑菇汤,中规中矩。食物地道,感觉非常的超值。只是一点不足:服务是非常的不热情,前台不在位子,引座员没礼貌,其他服务员无所事事代答不理。
 

 

Judy's Cafe: 非常小资的一家简餐及咖啡馆,服务人员很专业,餐食味道也很好,价格小贵。永春路那家说在装修,于是去了龙头路那家,小小的店面,布局上向空间发展,5-6米的开间,居然盖了4层楼,我们坐在F4的露台上,晒着太阳,俯视着熙来攘往的龙头路,感觉很爽。餐点了秘制鸡扒饭,黑椒鸡饭等,味道超赞,但是量是小了点。
 

Judy's Café(龙头路店)

Judy's Café(龙头路店)

 

 
再介绍几个当地美味的小吃:
1. 佰赞姜母鸭:
姜母鸭是厦门的传统美食,按百度的描述:“厦门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这里常见的名店是(大佳香),我这次路过的是位于老城区大生里的佰赞姜母鸭,下午4:30到的店,鸭子都卖光了,只见10几口砂锅正炖着新放入的肥鸭。老板说得等5:30了,才能炖好。眼见小店里香气四溢,果断地付了一只鸭子的钱,65元一只,然后出门闲逛。等一小时后回来,老板娘赶紧用专用的大剪刀将一只炖好的鸭子一块块肢解,然后放入另一只砂锅再翻炒,10分钟后出锅。多么复杂的工艺呀,足足做了一个半小时呀。带回酒店吃,味道相当的不错,鸭肉香甜可口,甚至连其中的鲜姜都可以当菜吃的,三个人三下五除二就将一只鸭子干掉了。
 

佰赞姜母鸭

佰赞姜母鸭

 
2.鼓浪屿龙头路上的康家龙头189
去年到厦门就在这家店吃过,那时它有3家店面,今年里发现已经有5家店面了。它的特色有三:鱿鱼焖豆腐,海蛎煎,酱爆鱿鱼。前两者都是10元一份,后者15元一份。这三样分别在它的三家分店门口外卖,都非常的火爆,经常10几人排队买呢。如果想尝遍他家的三样美食,的确要排三次队呀。食物很美味,但是在街上端着吃,就不太方便了。
 

康家龙头海蛎煎(龙头路414号店)

 
D 住:
我们行程共6天,其中安排厦门岛上住3晚,鼓浪屿上住2晚。
考虑到厦门岛上活动范围都离厦大不远,于是选择了厦大锦江之星店,这里交通便捷,公交车很多,位置在厦大西1公里处,思明南路边。这里是经济酒店聚集区,又是居民区,生活便利,餐饮店多,门口就是一个夜市,楼下也有一个小型便利店,买水及水果方便。Inn有10层高,比较干净,房间中规中矩,锦江的一贯风格。我们住在9层,从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鹭江好鼓浪屿,距离演武大桥很近。标A成交价250元,性价比还可以。

 

 鼓浪屿上,去年的岛上一日游,让我发现了一家精品酒店--46HOWTEL精品生活方式酒店。当年的那个夜晚,正好赶上熄灯1小时活动,我就出来游走,遇到这家酒店在附属的咖啡厅免费放映电影,当时便感到该酒店充满人性关怀,同时从咖啡厅的设计也显得低调奢华,因此这次鼓浪屿之行就选择了这里。
酒店是从Ctrip订的,488元大床房,房间略小,属于半地下室(岛上的别墅1层基本都是地下室),卫生条件尚好,巾类都有酒店的LOGO,只是感觉酒店开了几年,设施有些旧了,维护不足,甚至连咖啡厅每晚的免费电影都不提供了。地点尚好,位于福建路上,离原轮渡码头很近,约10分钟路程。不过坏消息是:现在鼓浪屿轮渡码头维修中,所有上岛游客都从三丘田码头上岛,这里位于鼓浪屿北端,步行到酒店得走半小时了。这是事先没掌握的信息,这次上岛时,拖着两个箱子到酒店着实累得够呛。

 

厦门鼓浪屿46HOWTEL精品生活方式酒店

 
E: 行
从天津飞厦门,半月前从去哪儿查的价格,往返约1200元,含税费,感觉价格可以,就从奥凯官网订了。
天津—厦门 BK2755 18:00起飞

厦门—天津 BK2756  21:15起飞
高崎机场往来市区使用Taxi,约50元以内。
 


市内交通,如赶时间时就用Taxi,厦门岛不大,基本10几元就能到目的地,其余就用Bus,很便宜,一般1元,出岛如到集美则2元,要坐15站以上呀,还是很便宜的。BTR由于上次事故,感觉很恐怖,这次没有尝试。
厦鼓海峡用轮渡,8元往返,很快的,上船5分钟即到对岸。原来的环岛游,15元,到达码头变了,现在停鼓浪屿内厝澳码头了,它位于岛西北方,离岛上繁华区很远,拖着箱子走太不方便了,不推荐。
 
F:景点
这次景点安排不多,本着休闲的原则,一切慢生活节奏。走了南普陀,五老峰,厦大,胡里山炮台,中山路,集美学村,陈嘉庚纪念园,鼓浪屿。
 
行程:
D1 
天津到厦门的奥凯航班,还好仅晚点一刻钟,下飞机已经20:30了。果断直接打车经成功大道到蜂巢山路的锦江之星,很快抵达,路过至少两段隧道,真是快速路。Check-in也很快,然后放下行李到楼下街对面吃沙茶面和扁食。第一次尝试沙茶面,居然要自己决定加诸如鱿鱼,瘦肉,鱼丸,卤蛋,豆腐泡,鲜猪肝,鲜猪腰等,好复杂呀,随便点几样,味道还能让我这个北方人适应。搞得我第二天晚睡前又吃了一碗,这是后话。
下面是沙茶面,是不是好有感觉?

门口超市买些水及香蕉上楼,一夜无话。
D2
自然醒,楼下餐厅用餐,这家星连心不好吃,煎饺硬,春卷冷。天气大好,10点出门向东直向南普陀而去。一路上坡,路边皆是些大学边的小铺,经营些服装,Cafe简餐,旅行社等。倒是家Pizza hut很气派。
 

      南普陀很平易的,这么有名的寺庙,却不收门票,每人还送一根香。不过寺中在搞基建,施工有些妨碍游览。
 

南普陀寺

 普陀寺后五老峰上的青烟。
       中午从南普陀出来,本来要去厦大吃中饭,无奈厦大校门封锁了,每天中午游客进校要限制人数,这天人数已经满了。只得打车去吃小眼镜海鲜了。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下午,我们来到了厦大南面环岛路上的胡里山炮台。
      这里的重点是完好保存了一门口径280mm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包含火炮掩体都保存得很好。

 


 
       胡里山炮台的两尊克虏伯大炮(现仅存一尊)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生产,每尊炮价约白银八万两,克虏伯大炮口径为28生(即280毫米),大炮全炮重量为87吨,膛线84条,炮长13.9米,射程19760米。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在当时不仅是战略性炮台,更是主炮台、指挥台。
       目前保留下来的东炮台及大炮的历史功绩是:1937年,日军从海上进犯厦门,当时在胡里山炮台驻守的国民党海岸炮兵就利用这40多岁的古董炮向日舰射击,没想到该炮威力巨大,在战斗中击沉日海军箬竹型军舰13号。可惜西炮已不存,在1957年被厦门铁工厂收购拆毁了,这么珍贵的历史遗物便毁于一旦了。西炮台后来成为了对台广播站,在炮战过后的几十年中执行对金门蒋军广播的任务。

      除了克虏伯大炮,胡里山炮台的“红夷大炮清兵操演”也是值得一看的。
      当晚,我们离开胡里山,搭Taxi到中山路口的鹭江宾馆观海厅用晚餐。观海厅还是一如既往地火,幸亏我提前半个月订了座位,否则只能排队等座了。由于这个季节露天座风大比较冷了,我选订了西侧室内临窗座,窗外就是灯火璀璨的鼓浪屿,视野很好。菜品依然是粤式茶点和铁板烧,从2006年来此就是这种风格,这么多年没什么变化,菜品还是那样精致,质量稳定,只是价格有所提高,但跟天津相比,这样的环境,价格还是很平易的。

上面照片就是从观海厅露台拍摄的鼓浪屿方向,右侧穹顶样建筑是八卦楼,左侧制高点便是日光岩了。夜景果然比白天要好的多。
 
D3
      今天早上起床晚了,早餐后,10点多才出门,今天的目的地是集美学村。我们从博物馆站乘659路公交车向集美方向坐到集美区政府站下车。
      经过集美大桥的时候,突然发现左侧的集美海堤上聚集了挖机,偌大的海堤已经拆除了近一半了。这怎么可能呢?这座海堤可是历史很悠久的,父亲当前给我讲过,上世纪50年代,为给厦门岛引入淡水,铁路和公路,兴建了厦门海堤工程,当时施工人员不顾头顶上国民党飞机轰炸坚持作业,很不容易地建成了它。怎么现在要拆了呢?
 

 

       上网开始查资料,先从海堤的建设说起。
1950年春,陈嘉庚提出在高崎至集美之间的厦门海峡修建海堤的建议,经专家讨论,认为厦门地处http://baike.baidu.com/view/3726216.htm  ,港口被国民党军封锁,修建桥梁易遭受空袭威胁,加上技术上及器材供应上的限制,修筑石堤是惟一可行的办法。同时,专家认为高崎至集美之间的是从http://baike.baidu.com/view/47836.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5522.htm  两个方向涌来潮水的结合缝,退潮时也向两方向退去,建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同年秋,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到厦门视察时赞同这个建议,并先后三次上书http://baike.baidu.com/view/1689.htm  主席,得到批准。
       高集海堤从1953年开始修建,到1954年12月前线通车。建成后的海堤全长2.2公里,堤顶宽19米,其中西侧留6米宽铁路,东侧留7米宽公路,两侧胸墙内分别留2.1米和1.5米宽人行道。
       海堤修建中,屡遭台湾当局飞机的袭击,有150余名干部、工人被炸身亡(其中一次渡船被炸沉,死亡90余人)。工程指挥部提出“与敌机抢时间,防空不减产”、“提早修好海堤,支援解放台湾”的口号,全体施工人员将生死置之度外,坚守岗位,坚持施工。
       海堤建成后的40年,对于巩固国防,发展厦门特区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发展和岛内外交流增多,海堤上公路交通日益拥堵,不得不平行于海堤增建了高集海峡公路大桥,分担交通量,将海堤作为铁路专用路堤。
       为什么现在拆除呢?
       原来,随着今年1月杏林大桥铁路桥的投入使用,使用了53年的厦门海堤铁路线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公路,铁路都改线了,为了改善原海堤两侧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现有海堤要进行开口改造。具体方案为高崎一侧打开一道800米口子以桥梁代替,下可行小吨位船只,集美一侧打开一道60米口子增强水交换能力。
      在改造过程中,高集海堤也将“完美变身”——它将成为一条宽24米的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根据规划,目前已被拆除的海堤火车道,将作为未来厦门双线轻轨的预留空间。
      厦门军民跨海筑堤创举的成果,迎来了新生,我为它高兴。

大家注意:上图右侧,就是后期在海堤顶部加建的水渠,它每天源源不断地为厦门岛提供100多万吨淡水。
 
       整个中午和下午参观了集美的陈嘉庚纪念馆和鳌园,还参观了集美学村的几座典型建筑和龙舟池。
这已是第二次来这里了,当看到鳌园中的一片片石雕时依然感觉震撼,据介绍,这里石雕采用了浮雕,沉雕,圆雕,镂雕,影雕等多种闽南石刻工艺,这里墙上是雕刻,柱子是雕刻,纪念碑座也是雕刻,一幅幅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石雕的内容,从历史,典故,自然科学,工业技术,文明礼貌,简直不所不包,像一部百科全书,有些甚至至今还有显示意义,体现了嘉庚先生希望教化民众的一片苦心。
       在陈嘉庚先生纪念馆,了解到他老人家是老一代华侨楷模,聚毕生精力和财力贡献祖国教育事业。如:陈嘉庚先生从1913年在集美兴办第一所小学开始,到1925年,连续办了女小、幼师、女师、师范和中学,办了水产、航海、农林、商贸、国学等专科,相应建设起医院、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和水厂、电厂等公共设施,在集美建成了从学龄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专科教育共12所院校的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1921年还办了厦门大学。陈嘉庚先 生的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崇高精神,深得国人爱戴。毛泽东主席特题词赞扬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在千万华侨中是第一人。特别是在解放后,当嘉庚先生想把厦门大学献给国家时,政府由于财力不足仍希望维持学校私立性质,当时恰逢经济不景气,嘉庚先生体恤国家困难,毅然将其在新加坡的房产变卖而维持厦大运营,让“宁卖大厦,支持厦大”的赞语在新加坡人中口口相传。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大家大老远来集美凭吊爱国华侨领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府居然将嘉庚先生纪念园,墓园和集美解放纪念碑圈起来卖票赚钱,这与嘉庚先生的大公无私精神简直背道而驰啊。

南薰楼
      游罢集美学村,仍坐公交回厦门岛,路途较远,用时一个多小时。途中路过大生里的姜母鸭,带了一只回酒店做晚餐。
       一夜无话。
D4
       今天周日,我们搬家去鼓浪屿住。
       鼓浪屿应该是我们此行到厦门的重点。之所以对鼓浪屿情有独钟,是迷恋它沧桑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众多建筑。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明朝改称鼓浪屿。据说因岛西南华美海滩有一块鼓浪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故名。厦门本身是岛,鼓浪屿又是厦门岛西南的一小岛,与厦门间只隔600米宽的厦鼓海峡,又称鹭江。该岛面积1.87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两万,现属思明区。
       鼓浪屿起初闻名于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占据厦门及鼓浪屿对抗清军,后以鼓浪屿为基地操练水师,东渡台湾,驱逐了荷兰侵略者并收复了宝岛台湾。现在的日光岩正是当年郑成功屯兵之地。
       后来,屈辱的历史就开始了。
       1840年鸦片战争,英军先从位于闽江口的厦门发起攻击,遭当地军民奋起抵抗,失败转而北上。次年,英舰再攻厦门,沦陷。
        再后来,1842年[南京条约]签署,厦门作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埠。
鸦片战争之后的20年间,外国列强势力对厦门和鼓浪屿的侵略已全面展开,http://baike.baidu.com/view/3820.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632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491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64741.htm  继英、美两国之后,也在厦门设立领事并在鼓浪屿建造http://baike.baidu.com/view/51226.htm  。到1902年,共有15个国家(美,日,英,西,荷,德,比,奥,丹,挪,葡,瑞典等)在鼓浪屿设置领事馆。同时,鼓浪屿被列强正式明确为公共租界。
        另外,外国洋行和公司越办越多,外国商人不满足于通过转手投机买卖攫取暴利,开始在厦门创办工厂企业,直接利用当地的资源。英商厦门船坞公司和设在鼓浪屿的英商厦门机器工程公司就是其中较大的外国公司。为了进一步操纵中国的市场,外国势力培植了一批买办为它们效劳。航运公司、银行、电报局也同时相继兴办起来。
而且,鼓浪屿也成为西方宗教侵略的桥头堡。紧跟在美国归正教会后面,伦敦差会于1844年在鼓浪屿成立教会,大英长老会也于1850年在鼓浪屿扎住脚跟。1848年,美国归正教会的“中华第一圣堂”建造在厦门新街仔。15年后,http://baike.baidu.com/view/3565.htm  教会也在鼓浪屿建造了专供外国人祈祷的“协和礼拜堂”(在今第一医院内)。一批培养中国牧师、传道士的“圣道学教”,宣传宗教的教会学校在厦门,特别是在鼓浪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据说19世纪末,鼓浪屿的大小教堂有几十座,光教会学校就有30多家。
为了进一步掌握东南门户一一厦门的经济命脉,控制厦门海关和港口管理大权被视为关键的措施。1862年3月30日,外国列强根据《http://baike.baidu.com/view/112501.htm  》的附约《http://baike.baidu.com/view/639256.htm  》,在厦门设立海关税务司。同年,设立厦门口理船厅。清初以来就已存在的中国海关变“常关”,被降作对内航运贸易的关卡。到了1901年,根据《http://baike.baidu.com/view/32139.htm  》,连这一点点权利都被剥夺掉。海关税务司和厦门口理船厅的设立,使清政府丧失了厦门海关和港务的管理大权,厦门从此进一步落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看到厦门门户大开,有利可图,赶紧蜂拥而入。德国和日本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1862年以后,列强势力越发强大。1870年海关税务司休士(George Hughes)统计厦门有洋行14家,其中英国7家,印度3家,德国2家,美国和英属http://baike.baidu.com/view/3593.htm  各1家。1882年,副税务司劳思(W·B·Russell)统计,http://baike.baidu.com/view/948215.htm  已增至23家。
       这段历史造就了鼓浪屿丰富多彩的建筑。
       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由于鼓浪屿优越的地理,气候和自然风光,外国殖民者开始来鼓浪屿定居。他们先是租用民房,开办教堂,学校,医院,等实力壮大,开始自行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书局,领事馆,同时,还大量建造了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1920年前后是鼓浪屿的建设高潮期,这从现在岛上许多历史风貌建筑的铭牌上可以看出,很多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这期间,大量下南洋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后纷纷回到福建,通常选择在鼓浪屿建造离宫别馆,他们实力雄厚,往往选择上等建材,建筑规模也十分宏大。据当年鼓浪屿工部局年报统计,仅华侨就建造了各式楼房,别墅1000余幢。
       除了居住自用外,一些华侨还创办建筑公司,类似于现代的开发商业区模式,在鼓浪屿开发了很多街区和店铺。这些房地产商如黄奕住,李清泉,黄仲训等人,在鼓浪屿大兴土木,开发建设并出售住宅,并投资公用配套设施,如电话电报公司,自来水厂和码头。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介绍下黄奕住。闽南有民谚:“若要富,学黄奕住”,足见这位印尼糖王在闽南的影响力。黄奕住,1868年生于福建南安,自幼失学,12岁开始学习理发手艺。16岁时,同一批乡人下南洋,历经新加坡,后到印尼三宝垄,以为人剃头为生,人称“剃头住”。后来,改行挑担当货郎,积攒一些钱后,开始在市场做摊贩。1895年,开始从事糖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凭着过人的胆识,黄奕住发展对欧贸易,大发其财。
       1919年,黄奕住不堪荷印政府的压榨,结束了印尼的生意,将资金逾2000万美元汇回国内,本人也回到鼓浪屿定居。回国后,黄奕住积极投身扶助工商业和振兴实业,他兴办银行,创办自来水厂,承办电话公司,筹建铁路。同时,他还积极从事房屋开发和市政建设。黄奕住开办的黄聚德堂房地产公司在鼓浪屿建筑和购置的房产达160座,面积达4万多平米,其中7座自用,其余用于出租。
        作为鼓浪屿首屈一指的房地产投资者,黄奕住被称为“鼓浪屿房产之父”,今日,黄奕住的160座别墅还有9成尚在,并分布于鼓浪屿的各个角落。典型的别墅如黄家花园,观海别墅等。
        正是由于这些衣锦还乡的华侨和殖民者,成就了我们现在作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鼓浪屿,这也是现在正在进行中的鼓浪屿申遗的核心价值所在。下面两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鼓浪屿的历史与文化吧。
       
......
 
D5
       我们所住的福建路46号也是一所老别墅改造的酒店,但遍查百度也没有查到它的出身。
 

 

清晨起床,独自一人离开46号院,东行隔一条小街便是规模宏大的海天堂构建筑群。
海天堂构建于1921年,位列鼓浪屿十大别墅之一,是岛上唯一按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为菲律宾华侨黄秀烺购得租界洋人俱乐部原址所建。
海天堂构共由五栋建筑构成。其中中楼为主楼,福建路38号,仿古大屋顶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四角缠枝高高翘起,而下部建筑主体则为西洋风格。
 

 

       主楼左侧小楼,“海天堂构之一”的福建路34号,据说是原主人黄秀烺专门给最宠爱的广东姨太太居住的,现为对外营业的咖啡馆。
 


 右侧的小楼为“海天堂构之五”的福建路42号。
 

 后面的福建路36号,“海天堂构”之二,现在依然是一个大杂院。

 

       海天堂构正对面便是大名鼎鼎的黄荣远堂。本文的题图便是黄荣远堂。

黄荣远堂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建于1920年,建筑为西洋风格。建筑通体设有多处廊柱,用整条花岗岩雕石,具有古罗马风韵,柱头多为古希腊陶立克柱式,建筑正立面由大圆柱和拱券烘托,周边由小圆柱支撑。窗楼设计各不相同,有半月形,平直形,弯弧形等,平台钩栏有水泥透雕、钢花纹饰,建筑屋顶设葡萄架,女儿墙做法具有中国近代建筑风格。建筑较为整体,周边环境优美幽雅。这幢别墅是西洋的、中国的、古典的、现代的风格相结合的典范。
 

 

       黄荣远堂的来历
建筑由菲华侨施光从在1920年建造,后转入黄仲训名下,黄仲训父子在此创办房地产公司黄荣远堂。
相传施光丛和黄仲训一同从厦门乘轮出洋,闲着无聊,便玩牌打发时间,以扑克牌比大小点赌博,筹码对施来说是别墅,对黄来说是运输船队。赌到轮船靠岸,胜负已分,施光丛输了。施从菲律宾办完事回来后即把家眷搬至菲律宾,如约将之交给黄仲训,从此别墅易主。而黄也未自己住进,而是转赠给弟弟黄仲平。
       看完了海天堂构和黄荣远堂,回到酒店用我的早餐。
       上午我们游览了林尔嘉的菽庄花园。在菽庄花园里有藏海园,补山园,还有钢琴博物馆和观复博物馆。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陈列了从http://baike.baidu.com/view/3692.htm  运回鼓浪屿的胡友义先生收藏的70多架古钢琴。
而且鼓浪屿是著名的钢琴之岛。鼓浪屿有个很艺术的雅称叫“琴岛”,方圆1.87平方公里的面积蕴藏着100多个音乐世家。追根溯源,得利于鸦片战争,当时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1902年,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等13个国家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音乐开始涌入鼓浪屿。最初的渊源在于教会的赞美诗,一时间,教堂、教会、教会医院司琴者众,风琴、钢琴大量引进,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岛钢琴多达500多架 ,时至今日,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仍为全国第一。得天独厚的优雅的人居环境与之相融,造就了鼓浪屿的音乐传统,培养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吴天球、许斐星、许斐平、陈佐煌、许兴艾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因此,鼓浪屿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 “音乐之岛”。
       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鼓浪屿上的观复是其地方馆。厦门馆展出的藏品主要是陶瓷器,家具和部分工艺品。马先生的藏品多为传世珍品,可惜里面不允许拍摄,大家如有兴趣,到鼓浪屿不妨一逛。
 
       菽庄花园则大有来历。
       菽庄花园的名字取自园主人林尔嘉的字,而林尔嘉来自闻名海峡两岸的台湾板桥林家。
       板桥林家(或称林本源家族)为台湾清治时期,位于台北板桥的家族,是台湾望族雾峰林家的旁系。板桥林家起源自福建漳州,乾隆年渡海来台湾,经营米业致富。至第四代林维让,林维源家势最盛。林维源曾资助刘铭传抗击法国人,成为“红顶商人”,光绪年出任太仆寺卿,林维源结交李鸿章,盛宣怀等人,后参观盛宣怀在苏州的[留园],自己也在板桥兴建了林家花园。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林维源作为台湾首富内渡鼓浪屿,再建花园官邸名[小板桥]以纪念台湾板桥家乡。
        林尔嘉即为林维源之长子,是林家迁台的第五代。他定居鼓浪屿后关心国家富强,任厦门商会总理,并在孙中山的南京政府任参议院候补议员,而且还是鼓浪屿工部局华董。林尔嘉积极参与漳厦铁路建设,为厦门安装电灯电话,投资电力公司并捐资办学。
        1913年,林尔嘉选址鼓浪屿港仔后,仿照台北板桥别墅,兴建“菽庄花园”。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金门,林尔嘉为避失节,隐居上海。1945年日本投降后即返台湾板桥,安度晚年。
因此,林尔嘉也是一代爱国商人,且为厦门和鼓浪屿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除了现在的菽庄花园,八卦楼和林氏府也都是林家的房产。
 
......
       下午休息后,4点钟出门,去爬鸡母山。这次走泉州路,路口碰到了著名的潘小莲,儿子尝了它的招牌芒果酸奶,味道真的是浓厚啊,对得起20大元。
 

潘小莲芒果酸奶(龙头路店)


         路过了泉州路70号的“宁远楼”,原来这里就是卢嘉锡故居。 这座三层洋楼,名“宁远楼”,取“宁静致远之意,是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结构化学、晶体材料科学的杰出奠基人,原福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教授的故居。卢嘉锡是台湾台南人,20世纪20年代随父母和两个哥哥住进宁远楼的三楼。抗战爆发前,他获“中英庚子赔款”的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化学博士。抗战胜利后回国,出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建国后,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长、校。长助理等。1953年加入农工党。1955年入选中科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为一级教授。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58年参与创办福州大学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任所长。他是伦敦大学科学博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卢嘉锡一直住在鼓浪屿宁远楼,直到1946年才搬入厦门大学的教工宿舍。也许是沾了鼓浪屿“宁静致远”的灵气,成就了他辉煌的科学研究事业。
 

宁远楼

       路过泉州路72号,门楣上刻“版筑传芳”,三层小楼是红砖清水的,建于1920年。“版筑”即筑土为墙,看来原房主是建筑世家。
 


泉州路99号是著名的“金瓜楼”,也是鼓浪屿十大别墅建筑之一。它因楼顶有两个“金瓜”而得名。金瓜楼建于1922年,1924年由旅菲华侨黄赐敏买下作为住宅。该楼是一座用中国传统装饰工艺装修的别墅洋楼,全部http://baike.baidu.com/view/1536798.htm  、檐楣、板角都饰有花卉、禽鸟、植物浮雕,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洛可可的韵味。窗是欧式的,均装百叶。内部的厅堂布局又是中西结合的,既有中式的厢房和公用的厅堂,又有欧式壁炉和宽廊。这种用中国传统工艺装饰洋楼的手法,反映了广大华桥的乡土情结,这也是金瓜楼的独特风格。
 

        泉州路向西一直是上山,泉州路到头便是鸡山路,继续上山,过了“琴海庄园”就看到了鸡母山的步道。这里游人罕至,也是我去年来时发现的好地方,据在这里扫地的老伯说,这里山顶的海拔与日光岩差不了多少。闲话少说,开始登山。

鸡母山


       据野史记载,在蒋介石发迹前,也即1920年前,他在陈炯明手下当小官的时候,郁郁不得志。1919年,蒋介石以安置家眷为由,第一次来到鼓浪屿蛰伏。据文史专家研究得知,期间他在“鸡母嘴”一带租了“E245号别墅”,也曾搬到乌埭角一蒋姓的私宅住过。经考证,这个E245即后来的鸡山路3号,可惜这房子后来翻建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两次来鸡母山,便感觉这地方不一般,视野辽阔,但上山的路分外隐蔽狭窄,且人迹罕至,绝对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没想到老蒋在100年前也是这样想的。罢了。
......
        晚餐在黑猫餐厅吃,这里在永春路上,这是位于日光岩北侧的一条路,属于鼓浪屿的中心地带,不在商业区,因此十分的幽静。今天是儿子给我补过生日(本来生日是昨天,无奈没有订上这家餐厅),这一餐也十分的特别,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在家中过的生日。人在异乡,身处百年前的老别墅中,桌椅板凳,甚至墙上的画及照片都充满了时代感(墙上一张合影,数十人都穿着清朝的朝服,感觉很诡异)。十来平米的一个大厅,只有这一张桌子,头顶上是昏暗的吊灯,我们三人端坐椅上,仿佛时空穿梭回到了过去。虽身在小岛之上,无论怎样,妻儿陪在身边,这个生日过得也很开心。
        
 
        从永春路黑猫餐厅用过晚餐后,已是7点多了,天彻底黑下来了。本想直接回酒店休息,怎奈儿子对于下午走小径登鸡母山非常兴奋,还吵着要继续寻找秘径探险。幸好出门时带着头灯,还有一只手电筒,我们决定去走笔山路。这条路去年我独自走过一段,印象中很窄,而且落差比较大,正符合儿子所谓“秘径”的要求。
       从永春路向北一直走过三一堂,就来到了笔山洞的东口,洞口向东通安海路,洞口北侧的一条阶梯向上就是笔山路了。这里的确是非常的黑,有些路灯,但很稀疏。且路边都是一些大型宅院,好像都没人,更显得静谧了。
       笔山路1-5号是会审公堂,这里还没有得到修缮,整个一个大杂院,院门口还有一个后建的小屋,一个老人在这里开着一个小卖部。天太黑了,没有拍照片,上几张资料照片吧。

       鼓浪屿会审公堂是由外国殖民主义者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领事裁判权”派生出来的司法机构。当时全国只有厦门鼓浪屿、武汉、上海等3处设立会审公堂。    鼓浪屿会审公堂是根据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903年1月20日)清廷批准的《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第十二款规定,于光绪二十九年将原鼓浪屿保甲局改组而成,址承保甲局原址(今鼓浪屿锦祥街)。民国9年,移址于今泉州路105号;约于民国19年,再迁至与鼓浪屿工部局相毗邻的今笔山路1号。 鼓浪屿会审公堂是当时中国政府设于鼓浪屿公共租界的初级审判机关。早期曾隶属福建省政府,后期改为直隶中央政府外交部及司法行政部。其审级虽与当时厦门地方审判机关平行设置,但不受厦门行政机关控制。
       早在2004年,厦门市政府就计划进行招商,其中就有位于笔山路1号、3号的会审公堂,建于1930年,两幢西式别墅组合而成,合计建筑面积1032平方米,占地面积5629平方米。拟开发为建筑博物馆、展览馆、艺术聚会馆或培训中心。但是时至今日,还是大杂院,估计因为受它不光彩的背景所影响吧。
 
       但是旧别墅的命运也是千差万别的,沿笔山路继续上行,路侧的一处高大建筑显得非常漂亮,连门口的栏杆也十分精美,这就是著名的亦足山庄。它早已被宝姿时装领养了,修缮一新以后,现在应该是它的设计中心。这里是笔山路9号。实在太黑了,没拍照,用几张资料图说明吧。
 

 
       亦足山庄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同安籍越南华侨许汉所建,为欧式建筑,它有鼓浪屿最大最美的门楼,门楼由许多大小盾形浮雕、繁枝花卉、希腊柱式组合成精美雕塑,一派欧陆风采。从门楼进入主楼,有一个雕塑照壁,连着一串雕琢过的石阶作为过渡,短墙上均有缠枝浮雕,是这幢别墅最显著的特色。别墅的四根通天大圆柱正面支撑,与突起的双拱窗套,凹槽的四角墙柱,古希腊式装饰,组成富有韵律的外形美。别墅右侧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中国传统庭院,按地势落差,筑有蜿蜒曲折的小径,径端有一个重檐儿八角凉亭,这是主人休闲观景用的。院内有一口深井,井上有井房,井旁有盥洗池,取水设备一应俱全。
       我们沿亦足山庄右侧的台阶径直上去,就到了笔山顶了。
 

        笔山顶也即笔架山顶,这里实在太黑了,以致我是通过电线杆上的记号认出是山顶的。既来之则安之,儿子经过了这半小时的秘径之旅还保持着兴奋,但好像头灯的光线不太亮了。
        我们决心不走回头路,沿笔山路继续前行,经过了一大段寂静的小路,然后就是大段下坡路了,直下了有10分钟终于到底了,一看,原来到龙山洞的洞口了,这里是内厝澳路。下图右侧就是我们下来的陡坡。
 

从这里回酒店的捷径就是穿过龙山洞。位于http://baike.baidu.com/view/25522.htm  岛北部,东口接三丘田,西口接内厝沃。全长426米,其中西段长128米,宽5米,高4.5米,东段长270.39米,宽8米,高5米。1977年开工以后,工程时断时续,直至1991年才全部竣工。这里当初是按照人防工程标准建设的,硬是在石头山底钻出了一条隧道,隧道非常宽阔,跑进一台解放大卡车绝没有问题。
      出了龙山洞东口,就是三丘田码头了,我们沿着环岛路南行回酒店,鹭江对面的厦门岛一侧夜景很美。
 

     路边小店:
 

      
        回到酒店,一夜无话。


 

 
D6
        今天是离开鼓浪屿,离开厦门的日子,天气晴好,早早起床去登日光岩。    
        登上日光岩,虽说这里海拔只有92米,但是视野还是相当开阔的,鼓浪屿上所有的建筑物都没有它高大,不仅鼓浪屿上景物一览无遗,鹭江对岸厦门岛一线江景也分外清楚。今天天气还可以,没什么雾气,趁着10点前的好天气,还是可以看到金门方向的小岛。从这个角度看金门,只能 看到两个小岛,即大担,二担,这两岛以东才是所谓台澎金马中的金—小金门(烈屿),大金门岛。
        金门是自内战国军撤台后即占据的岛屿,是台澎金马距大陆最近的一个县,金门县现辖岛屿15座,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距厦门最近处仅有2公里。
        此次来厦门前,就计划去金门一日游。但是查资料得知:外地客是不能走小三通手续的,去金门只能走大三通手续,也即必取得[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台湾政府发的[入台证],这些手续与去台湾本岛的手续相同。为了个一日游,办这些手续有些划不来,还是等下次台湾环岛游再带上金门吧。
        眼望着水天之间的大担,二担岛,心中浮想联翩,过去的60年间,在那片水域,在那片小岛之间,居然爆发了两场震惊中外的战斗,后一次战斗还差点引爆了美苏间的核战争。只不过第一场战斗持续了仅3天,第二场战斗却整整打了20年。这是戏剧家的作品吗?不,这只是政治。
        第一场战斗叫金门战役(台湾方面称古宁头大捷)。
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17日渡海解放厦门,叶飞的十兵团28军在10月24日即发动金门战役,第一梯队三个团9000余人乘民船抢滩登陆作战。结果登陆解放军在进攻中遇守岛国军顽强抵抗,且由于木船被毁第二梯队无法增援,解放军激战3昼夜全军覆没。
        此次战役失败对解放军方面影响深远,这是自渡江战役以来最大规模的败绩,也使解放军认识到登陆作战的艰巨,重视起建设海空军。而且后来蒋公固守金马,到了朝鲜战争,第七舰队又来干涉,且解放军尚未形成有实力的海军,也使中共彻底丧失了占领金马的机会。
        反思中共金门战役的失败,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情报不准,登陆作战前,金马地区正在准备换防,其时李良荣22兵团驻守金门,10月10日开始胡琏的12兵团部队陆续登岛准备接防,甚至战役开始的24日还有国军一个军在乘船登陆,导致此时金门国军兵力倍增,战役开始时国军至少有4个师又2个团,而解放军只有3个团,兵力悬殊;
二,登陆部队抢滩过程中被排障的坦克部队发现,丧失了战役的突然性;
三,登陆部队没有保护好船只并回航,船只搁浅并被国军摧毁,导致第二梯队无法增援。
双方损失:解放军阵亡被俘共9000多人,国军伤亡3000余人。
       第二场战斗叫八二三炮战。
       金门战役失败后,中共军队一刻也没有停止再次进攻金门的准备。朝战结束后,中国政府立即着手在东南沿海修建鹰厦铁路,浙闽,赣闽,粤闽战备公路,以及福州,龙田,漳州,晋江,惠安,连城机场。至1956年,上述战备建设陆续完成。
        开战原因众说纷纭,有攻金防台独说,有阻止苏联与西方媾和说,甚至还有声援中东人民反侵略斗争说。
        开战。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自厦门,围头,莲河等地,集中439门火炮集中炮击金门。两小时内落弹4万发,当日落弹57000发。金门方面损失惨重,国军伤亡440余人,金门防卫司令部3位副司令当场阵亡,连金防部司令胡琏和国防部长俞大维都负伤了。
        第二天,解放军持续炮击滩头,料罗湾码头,金门机场及炮阵地。
        8月24日,解放军用鱼雷艇主动出击,在料罗湾击沉“台生”号战车登陆舰,国军阵亡200人,解放军鱼雷艇也损失一艘。
       炮击持续至10月5日,此后解放军进入“单打双停”方式炮击,直至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之久的金门炮战结束。
       炮击最激烈时,美国担心区域冲突升级,甚至希望用5个师的装备换取蒋介石放弃金马,被蒋公拒绝。后美国表示可以在保卫台湾外岛的战役中使用战术核武器,蒋公因不愿因此引起世界大战或将美军卷进大规模冲突而放弃。真实千钧一发呀,中国因此又避免了一次劫难。
         几十年间,两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在此弹丸之地,同属中华民族的两大阵营往来厮杀,伤亡上万人。尤其金门战役登岛的9000壮士,他们离和平的到来仅咫尺之遥,可是此战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特别是在八二三炮战时炸死了金防部副司令吉星文,吉星文何人,此公为国军中将,闻名于抗日战场七七事变卢沟桥,他是卢沟桥畔向日寇打响第一枪的部队指挥官,从此开始八年抗战,吉星文当之无愧为民族英雄,却丧身于内战最后的战场。
        数十年间,金厦两地咫尺天涯,同为对敌斗争的最前沿,两岸长期战备,经济不发展,亲人不能相聚。这是民族之殤。
        眼见现在大三通的局面,两岸只有抛弃意识形态的羁绊,和平相处,共谋发展,同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才符合两岸人民的福祉。
 
        从西林门离开日光岩,进入西面的琴园,这里是鸟类的乐园。这里的参观最有趣的莫过于琴园山上电影院中的电影“天风海涛--鼓浪屿”,该片制作精美,展现了鼓浪屿上的诸多美景,曾获得华表奖。赶时间,没有看完,于是买了张光碟就下山了。
 
 
 
       赶在中午12点前退了房,在院中大榕树下简单吃了午饭,寄存了行李,我们开始了下午最后的行走。
       下午的目标是:中华路-四落大厝,大夫第,港仔后沙滩,鼓声洞,鸡山路-美华疗养院
       离开熙攘的龙头路拐上了中华路,向北,海坛路方向,走不多远就到了四落大厝和大夫第。
基于鼓浪屿上混乱的门牌号,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处大宅的位置。从中华路向北,依次是中华路23号,25号的四落大厝,它们还有一个门牌号是海坛路33,35,37,39号。而海坛路北侧则是大夫第,它的门牌号是海坛路58号。
       历史上,这四落大厝和大夫第都属于一个家族,它们都建于1796-1820年的清嘉庆年间,是同安人黄旭斋所建。
       黄旭斋的儿子黄昆石官拜中宪大夫,故称为大夫第。后黄昆石为其七个孩子在大夫第右侧又建了四落大厝,闽南房屋俗称“厝”,一进则叫做“落”,三进房屋叫“三落大厝”,四进房屋俗称“四落大厝”。四落大厝位于中华路23号、25号,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鼓浪屿现有最早的民居。
大夫第与四落大厝地势高而视野开阔,是极具闽南特色的民居。屋檐一为燕尾式,一为马鞍式,墙体立面为红砖。它们在周边众多的西洋别墅中显得非常独特,个人感觉在鼓浪屿上的观赏价值与文物价值要高过其他西洋建筑。
       鸦片战争中,英军曾为据作为指挥营地,如今在大夫第的石头上尚有英军刻的三角旗标志。主房为四合院,两侧有护厝,左右拼接。建筑立面处理丰富,用实心砖或空斗砖砌成图案,朴实无华,建筑屋背为燕尾式,内部透雕花饰秀美,绚丽多彩,充分体现闽南民居建筑的传统艺术。
       当年那黄旭斋又是何许人也,怎会在鼓浪屿上这块高地建了这么多房舍呢?这里有一个传说。
当年,黄旭斋在水仙路小吃店吃蚝仔粥时,巧遇海上武装集团首领蔡牵,蔡牵吃了点心后才发现没有带钱,便恳请店主允许他下次来时一并付清,然而店主不肯善罢甘休,两人最终争吵起来。黄旭斋虽与蔡牵素不相识,却慷慨为其付款,并拿些银两给他作路费,使得蔡牵感铭肺腑。后来黄旭斋行驶南北的货船被海匪抢劫并押至某一小岛上,驻岛首领蔡牵认出黄旭斋,连忙为他松绑,还设筵为他压惊,同时赠送一面黄色令旗,嘱其插在船上便可免受干扰。从此,黄旭斋的船只畅通无阻,因此发了大财。后来才有财力修了这个建筑群。
       现如今,四落大厝的中华路23号和海坛路58号的大夫第仍为民居,不知可是居住的黄旭斋的后人。
 

       中华路25号的前二落大厝,现在变身为“园洲茶庄”。据说是之前这四落大厝也变成了大杂院,居民私搭乱建,古建筑已近倒塌。2006年,在市政府的关照下,鼓励企业认养老建筑,于是那个在鼓浪屿上四处开店的新四海公司与黄氏后人达成协议,出资百万修缮四落大厝,以换取若干年限的房屋使用权。无论现在的建筑用于何目的,只要利用古建筑保护,那就是好的。

       沿海坛路向南又拐上永春路,向北,眼前便又都是西式别墅了。通过几次来鼓浪屿,我发现自己最喜欢泉州路,海坛路,永春路,这里不像龙头路那样纷繁杂乱充满商业气息,也不像福建路那样都是土豪盖的大块头别墅,这几条街集中的多是姿态各异却又细致精巧的小家碧玉型小体量别墅。
在永春路,我发现了一家叫做“海角6号”的家庭旅社,这里有一个偌大的院子,后面才是旅社建筑。院子中绿树成荫,旅社外表也非常干净清新。

       黑猫餐厅对面的“三让遗风”,永春路69号,门上这四个字也体现出房主人之前也是显赫一时的人物,只可惜现在保护的不好,已经是危房了。

 
       沿永春路经泉州路西段向山下走便到了港仔后沙滩。
港仔后沙滩位于http://baike.baidu.com/view/75897.htm  西面,两者毗连在一起。港仔后的海面又名http://baike.baidu.com/view/1032516.htm  ,据说,元兵由浙入闽,当时南宋皇帝,在丞相陆秀夫、大将张世杰护卫下,逃上海船到厦门,随后又拟从http://baike.baidu.com/view/25522.htm  港仔后到嵩屿入粤,渡海时波涛汹涌,颠波不息,眼看将要葬身鱼腹,于是赵把腰带投入海中,顿时,海面平静,小船安渡过海,此后把这海面称为“金带水”。
       个人感觉,港仔后这一片海滩差强人意,这里地域狭小,东是菽庄花园,西便是鼓声洞了,而且沙滩的纵深也很短。面向大海的风光呢,只能隔海看到大陆的一部分,应该是龙海市的沿海港区,远远望去都是高耸的港机,真是没有什么看点。唯一好的所在便是沙滩后的南京军区疗养院,这里居高临下,占据了大片坡地,从日光岩门口一直到沙滩,院中诸多建筑必是成就了很多阳光充足的海景房,对于疗养来说,的确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所在。这里是准三星,部分房间提供对外招待。

港仔后海滨浴场

       沿沙滩向西,便到了鼓声洞,门口据险而居的两层碉堡仍牢牢守在洞口。从碉堡上的累累弹痕,我们仿佛还能看到60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1949年10月15日,解放军10兵团的勇士们恰恰就是从鼓浪屿的西南方向抢滩登陆的,也即现在的港仔后沙滩和西边的美华沙滩一带,现在这一带海边还保留着好几座旧碉堡呢。战斗中,二七一团团长以下数百指战员阵亡,因此滩边的旗仔尾山被改名为"英雄山"。

鼓声洞

       鼓声洞是从港仔后沙滩到美华浴场的必经之路,在延伸到海中的石头山中楞是开出了一条百米长笔直的洞子。这还不是鼓浪屿上最长的山洞,鼓浪屿上共有三个山洞,其余两个是龙山洞和笔山洞。龙山洞连接内厝澳路北端到三丘田码头,笔山洞连接内厝澳路南端到三一堂,这二者都兼有方便当地居民交通和防空的功能。赶上涨潮时,人在洞中深处,听着洞外海浪冲击着山体,声响有如战鼓声声,据说这也是鼓浪屿名称的来源之一。

鼓声洞西口同时也是日光岩景区的一个出入口。

       美华浴场旁边有一个路口,向北便是“拼音小道”,这条小道用整块花岗岩铺就,石块上刻着一个个拼音字母,大家循着拼音字母就一步步上山了。其实这条路是鸡山路南端,那一个个拼音字母是为了纪念中国拼音和标点之父卢戆章(1854 - 1928年),有一座他的纪念像即立在美华沙滩旁“拼音小道”路口。道路不宽,但两旁是高达挺拔的椰子树,景色也非常宜人。道路两侧多是教会所属的土地,有宿舍,也有神职人员和教友的墓地。

       “拼音小道”尽头就是基督教美华老人疗养院,一个非常静谧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

       安献堂位于鼓浪屿鸡山路18号,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学校建筑形式。采用条石砌造,粗犷美观,女儿墙也采用花岗岩石装饰,像城堡锯齿,入口大台阶和主柱雨篷,洗练明快,造型独特,是鼓浪屿唯一以条石砌筑而成的二层建筑。 
1904年苏门答腊基督复http://trip.elong.com/linan/  息日会的郑提摩太到http://trip.elong.com/xiamen/  鼓浪屿宣教,闽南神道学校校长郭子颖受其影响,加入安息日会,成为坚定的传道人。郭加入安息日会后即在鼓浪屿传道。他先在http://trip.elong.com/quanzhou/  路81号建立http://trip.elong.com/fujian/  最早的安息日会布道所,后迁自鼓声路14号。
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华传道的安德纯牧师夫妇在鸡母http://trip.elong.com/shanxisheng/  侧买下一块石头山地6千余平方米(今鸡山路18号),请来了一位名叫富师的惠安建筑师,就地开山取石平整土地。在安的授意下他设计一幢根据闽http://trip.elong.com/nantes/  色可以就地取材完全使用花岗岩石砌成的教室大楼。1934年一幢白色花岗岩三层校舍屹立在山头上,该楼坐北朝南,为花岗岩条石建成的全石构建筑,共3层,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平面为封闭式内廊布局,建筑沿中轴左右对称,中心部位入口处以四根圆柱、三角形山花和台阶为装饰。屋顶为平顶式,四周设高1米的石砌女儿墙。
安献堂在竣工当年就奉献给安息日会。为纪念安夫妇的功绩所以取名“安献楼”做为女子学校之用,取名“美华女子学校”。1937年更名为“美华三育研究社女社”。1935年顺利开学女生70余人教员20人。安息日会在鼓浪屿发展很快,当时设在鼓声路14号的礼拜堂已无法满足需要,于是,1938年,礼拜堂迁到安献楼二楼。1951年,安息日会加入“三自”,文革期间停止聚会。教堂曾一度改为小学,现安献堂为基督教厦门美华老人疗养院。
其实,安献堂目前的功用不仅仅限于教会养老,它如今已开放成为一个渡假养生会所,有专业的养身度假教学,可以在安献堂里边疗养边学习养生知识,这里的养生度假班据说是每人十天2800元。去年3月上岛时,我在鸡山路老人院门口遇到一个和善的老人,他邀请我进入安献楼,从楼内一直上到楼顶,那上面是一个平台,楼顶也镶着磁地砖,看来是老人们活动的地方。这里视野辽阔,面南是大片的草坪,下面则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华美浴场,绝对是一个绝佳的疗养之地。与那位老人攀谈,看来他也在教,这次专程从兰州来鼓浪屿疗养,据说这里的饮食疗养很有名。

安献堂

安献堂

安献堂

       出了华美老人院,向北继续上山,路两侧立即静谧了起来,原来这里两侧都是教会墓地。经过查阅资料,安献堂东,南,北各有一墓区,总面积6000多平米,属于鼓浪屿基督教会墓地遗址。为什么是遗址呢?原来1840年以后,鼓浪屿上的外国死者均葬于旧称“大宫口”的洋人墓地内,墓地靠近鼓浪屿岛中央,而华人教徒墓地位置则靠近安献楼。洋人墓地后来因建设音乐厅而没有保留,安献堂附近的基督教华人教徒的墓地反而保存较为完好。在今年6月份,出于鼓浪屿申遗的需要,政府修缮了这几处墓地遗址作为鼓浪屿申遗核心要素点,然后正式移交给了厦门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逝者如斯夫,也希望这里永葆安宁。
       过了墓地到了内厝澳路,这里是鼓浪屿原住民的社区,我们在这里用了晚餐,然后再取道笔山洞--泉州路回到酒店。
 
      在酒店取过行李,天已经暗下来了。我和儿子一前一后拉着箱子行走在东侧环岛路,向北,到三丘田码头,上了轮渡。轮渡只有短短5分钟,儿子站在栅栏边不依不舍地望着夜色中的鼓浪屿,看来这小家伙在这没有玩够,还很留恋呢。我忙跟孩子说:“等你大了,爸爸再带你来鼓浪屿好吗?”儿子冲我点点头,跟我和他妈妈很认真地说:“爸爸,等我长大了,要学黄奕住,要在鼓浪屿买块地,然后给你和妈妈盖一座别墅住。”有这份孝心,知足了,这趟没白来。
       当晚,我们的班机晚点3小时,午夜2点钟降落于天津机场,在我们套上无数件衣服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
----本文完





本篇游记共帮助了5228名厦门游客。版权归原文作者@fox1976 原文链接,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QQ:2317881823
相关目的地:
4962张照片
相关目的地:厦门

游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