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眼睛看厦门

35
这篇游记说到了:环岛路,中山路步行街,龙头路


9月初正是厦门传说中的旅游淡季。虽说我们并没有对所谓的“淡季”报多少希望,但还是希望不要陷入在人群中徒劳的举高相机的境地。就上几次出门我已经知道我们两个人的组合是不可能完成事先做的旅行计划的,就随便走走,随意停停吧,希望离开的时候不要只带着小吃,海鲜的记忆,并且带着每个人相机里都有的照片回来。
 
来到厦门时,我们已经在机场和飞机上耗了5个小时了,原有的期待也快消磨殆尽。终于见到接我们的司机时,司机惊呼我们住的地方好远!我们的疲惫也更深一分,心想,不会订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了吧。开了十分钟以后我打开手机地图定位,发现已经走了一半路程,于是和司机攀谈:师傅,我们住的地方很远吗?司机师傅说,好远啊,得到岛的另一边去!我再看了一眼手机:“我们十分钟好像已经走了一半了吧?”司机反应过来了,笑着说,对我们这些大陆来的人来说,环岛一周也才不到40公里的厦门岛,确实是个小地方。接下来师傅就曾厝垵的由来,环岛路哪里最漂亮,以及我们订的酒店是否偏远进行了热情的介绍,但是我们还真的没听进去多少,因为这里的道路太漂亮了,尤其是穿越岛中央的小山的那一段,也是厦门市的植物园的位置,路面如此干净,路边是茂密的树林,行人和车都很少,只看得到两车道的路面曲折蜿蜒。

 
 
放下行李,发现我们订的度假酒店位于环岛南路一段僻静的路边,背靠山林,左右离游人聚集的住宿地都有一段距离,还是挺满意的。收拾行李的时候,眺望窗外,巧合的看到了夕阳正在山凹处落下,果断端起相机。

 

傍晚离开酒店,走到司机推荐的,曾厝垵的阿川海鲜,壮着胆走进了旗舰店,坐下要菜单,却被告知看着海鲜现点现做,心里一阵发毛,却又不想露怯,看着没见过的瞎点了几个,还要装作常来的样子。等待的时间里,想起以前有师兄聊起,去新地方旅行,一定要尝尝当地的啤酒,于是问服务员要了一瓶,拿来的是“雪津纯生”,咱也顾不得细问是不是本地的,但是入口极淡,淡,淡,比苏打水强不到哪里去。上来的几种海鲜,象鼻蚌,小蛤蜊,膏蟹等等,也都是以清蒸做法为主,和啤酒一起,清淡的味道倒也尝出了本身的鲜味。

 
 
饭后走到被推荐过的环岛南路海滩走走,岸边游人稀少,天色也渐渐暗了,夜晚的海涛声依旧,但影影绰绰的也看不清海面,索性在海边散了长长一段路后就往酒店走。环岛路是环厦门马拉松的路段,干净,漂亮,规划很好,路边碰到很多跑步和骑车锻炼的人们。

 

走到一个岔路附近,突然繁华起来,卖水果,小吃的摊贩很多,我们好奇的往里走了走,却看到很多卖陕西凉皮,四川麻辣烫,就是没有福建小吃。和一个卖椰子的大妈砍了会儿价,买了三个椰子当水喝,顺便问起这里,才知道是各种旅游团住宿的地方,类似于农家乐。更让我们好奇的是,这里所有的摊贩,好像都不是本地人,细听,都是河南话,但是聊多了大妈也不愿意。
 

早起,兴冲冲的赶往厦门的步行街和小吃街——中山路。厦门的旅游公交系统很发达,淡季是用不着打车的。来到中山路步行街,郁闷的是街边基本没有多少开门的店。逛了一会儿,找到了一家原巷口鱼丸店,网上查查也是一家名店吧,就进门点了些小吃。走到小吃街,发现还是没有多少店面开门,街上也没有几个人。郁闷之余,进一家伴手礼店问问老板,才知道实在是淡季大家懒得开那么早的门,而且我们也来太早了。好吧,那就在店里逛逛吧。听着女老板的普通话,应该就是台湾腔,不夸张的说和志玲姐姐有一拼,没过一会儿就买了几百的台湾产伴手礼。他们家的网店叫雨乔台湾本铺。

中山路步行街

 

打车的时候居然又碰到了河南话司机师傅,这下我忍不住了,一定要问个究竟。他笑着说在厦门,你打十个车,有九个都是河南司机开的,这是因为当年大陆和台湾省在厦门和金门对峙,调来很多河南部队,之后战士退伍干部转业,很多留在了这里,觉得这里不错,又把亲戚带了过来,一晃几十年过去啦,当年的战士们都成老爷子了,这里也成了河南人第二个家了。
 
曾厝垵是年轻人,背包客和自由行的游客出没的地方,热闹而欢乐,酒吧很少,奶茶店很多。那个网上挺有名的亚尖大排档,号称是学生的平价海鲜店,价格却比阿川海鲜酒楼还要贵!家庭旅馆也不少,只是挤了点。去环岛南路骑自行车也是一个固定节目吧,我们也去尝试了一把,曾厝垵附近有很多租车的地方。骑车路上碰到一个卖椰子的阿婆,买了一个椰子喝完以后她非要再送我们一只冰棒。路边很多卖椰子卖水的本地人,有男有女,都晒得漆黑,价格也不贵,没生意的时候一起聊聊天,你送我一只椰子我送你一只冰棒,也似乎并不为生意好坏担心。

 
上了鼓浪屿,先找到伴山海家庭旅馆,看看那只出名的冒泡的金毛“麻吉”。不巧,这两天太热,麻吉只有贴在地面睡觉的兴趣,不过他真是又大又壮。上到三层楼,也就是天台,一片开阔,对面就是海峡那边的厦门岛,还有海面上晃悠的货船和游轮,清清楚楚。不过他们家顶楼的海景房实在有点小,虽然装修有风格,但是还是有点旧了。没关系,门外有这么大的天台可以看海喝茶荡秋千。鼓浪屿上几个蚂蜂窝推荐的家庭旅馆的装修和设计都很有味道,各有特色和情调,伴山海这边不在游人集中的位置,晚上可以安静的喝茶,聊天,眺望海边。

 
 
龙头路,菽庄花园,日光岩那边是游客最为集中的一角,而那几个高档度假酒店坐落在鼓浪屿的另一角。鼓浪屿的其他部分其实很少游人曾经走过。岛上的小巷四通八达,各种别墅,欧式建筑错落其中。鼓浪屿上有很多一百年以上的古老欧式庭院,有的改成了家庭旅馆,有的住着岛民,有的空有华丽的大门,早已荒废,茂密的灌木和藤条占据了院子和围墙。向岛的中心走走,在安静、美丽的小巷中散步,在华丽的建筑前想象下房屋主人的样子和生活,也是鼓浪屿的一种感受。

 
 
龙头路,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三疯,赵小姐,还有潘小莲所在的地方。在这里,鼓浪屿永远是旺季。张三疯和赵小姐我们都去尝了下,比较起来更喜欢张三疯一点,老婆没忍住,买了两件那只疯猫的T恤。我们本以为张三疯应该在店里,于是去问店员,回复说猫在家里,只能呵呵了。潘小莲酸奶店我们也去尝了尝,挺好吃的。肠粉,大肠包小肠,沙茶面,芒果酸奶,海蛎煎,这里是吃货的天堂。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在麦当劳吃了一餐,因为相比起来麦当劳已经是平价餐厅了。寄明信片似乎也是这里每个游客的家庭作业,我们一口气写了十几份。

 

晚上在鼓浪屿的海边听涛声,这天风不大,浪也不高,只是轻轻的涌来。眺望了一会儿对面灯火通明的厦门,我们在海滩上玩了一会儿延时摄影的光影,效果还不错。

 
 
早起到岛民自己的菜市场和小街去走了走。话说厦门和鼓浪屿的人们还真是爱喝茶啊,家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茶具,有事没事就在家门口的阳光下严谨地泡起茶来,经济一般的人家就品茶聊天,有点条件的人家还要端出馅饼、果脯、肉脯佐茶,文艺的如同西式下午茶。这里的馅饼类似云南的鲜花饼,是甜味的。鼓浪屿和厦门也满大街都是卖茶叶和馅饼的小店,时尚和创意的包装是他们的卖点。我们在“陈罐西式茶货铺”和“鹭仁甲”两家店里都买了点。

 
 
我们来厦门的时候正赶上厦门的“博饼节”。这个事情按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全民抽奖的日子,各个公司,单位要给员工抽奖送实物,商店要给顾客抽奖,奖品也分等级,但是人人都有。规则嘛有点复杂,六个骰子甩在一个精美的碗里,数点数分等级。买东西之后我们也有几次博的机会,我什么都没有博到,但是老婆甩出了五子登科,HOHO~~。
 
 安逸生活的厦门和鼓浪屿,呆的时间太短,说有什么感受也谈不上,只能说我很喜欢这里。

本篇游记共帮助了11346名厦门游客。版权归原文作者@真嗣 原文链接,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QQ:2317881823
相关目的地:
5288张照片
相关目的地:厦门

游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