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

29
q326981171LV.19 分享于
2016-03-30 19:51731
这篇游记说到了:厦门大学,南普陀寺,日光岩,土楼

          故乡行(一)                                              

《牛趣》
 
 暂别都市的喧闹,亲吻故乡泥土的芳香,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
$2  2010年10月2日以家母为首,一行六人出发了——故乡行。
 我,一个上海人又没有到外省插队落户经历,何来故乡?
 
 家父是大家庭出身,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中学时期,就读现在的杨浦区少年宫后面的基督学校(解放后改民联中学)。
 
 抗日战争爆发,家父才19岁,当时的他,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毅然投笔从戎赴南京报名参加空军。后来,事不如愿,空军没有当成,便参加由郭沫若负责的第四防厅抗日文艺宣传队,这里聚集许多中国艺术精英。他们演文明戏(话剧),画抗日宣传画,是一股很具实力抗日的文艺团体。解放后,家父曾经是上海最早的美术家协会会员。
 家母也是为了一个共同抗日目标和家父走在一起,从相识——相爱——硕果累累,便有了我们众多的兄弟姐妹,这就是生命繁衍的过程。
 
家母来到上海后,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成了一位妇产科医生,养育我们,这是我另一故乡的由来。
随着漫漫年岁消失,每每看见年愈古稀,耄耋之年的母亲,不由感叹人生沉浮。
   老天是何等的公平,人的生命犹同花卉生长一般;先是幼苗出土——婴儿诞生,含苞欲放——16岁花季,争妍怒放——新婚燕尔,凄楚凋敝——残喘暮年。仔细品味人生就是如此,它先让你由美丽变丑,再消失人间,周而复始。
 
   家母也像一般老人一样,对家乡的眷恋越发浓烈-------在她的感染下,我们做小辈也有一种莫名神圣感,全力以赴完成——故乡行。
曾几何时,家父、家母抗战八年,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特别是湖北的老虎口,安徽的大别山及故乡的每一寸土地。
前二年,家母已经专程对大别山缅怀,故地重游,一次旅行,使她更具生命的活力,热情洋溢,思绪万千,似乎回到了当年,心潮涌动。这次故乡行,已经使她激动不已,尽管对故乡的探望,可以说不清是几回了,但是,到了临行了还是有几天,夜不能寐。
 
话说要故乡行,不能不提及我的六表弟夫妇,是我们故乡行成功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的倾尽全力,策划和通盘安排,我想肯定会有遗憾的。
家母是理所当然故乡行总指挥,我家则以四弟为代表,具体接洽活动中事宜,珠联璧合,强强联合,事实上很完美,这都是后话了------。
这日,早早的商务车已经来到家门口,我们一行,鱼贯而入,登上故乡行的旅途。驾驶员是一位有山东人身躯的四川人,很少见,他很会调侃,见多识广,打开话夹子,滔滔不绝,许多的话题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特别是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现在政府的农业政策真行,以我家乡为例,干农活不交税,有灾难政府还给补贴,在中国历朝历代中,不多见”,
    一番话,使我对他肃然起敬,瞥了一下比我小好多岁的后生,分析问题很朴实,能精准地揭示问题的中心思想,全然不像现在网上那些精英,分析问题,一叶障目,对西方的“民主”顶礼膜拜,而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不,更加快了我要对故乡的了解,使我再度沉思对故乡的遐想亢奋中--------
对故乡的记忆,说实在的,大多还停留在孩提懵懵懂懂的框架中,什么时候闹旱了,什么时候又涝了,总之,病病怏怏蛮多的,顺顺当当得概率,少之又少------。
车,在宽敞的柏油马路行驶,过了南京,到了安徽的境界,天空一扫阴雨绵绵之态势,瞬间,雨后娇滴滴的阳光,有点娇柔,有点妩媚,我们齐声呼之:
天晴了——故乡欢迎您。
到了阿姨家,还没有走进院子,一股浓烈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真怀疑,如果时间呆久了,我的衣服会被熏成“香衣”了。表弟和表媳们纷纷赞叹道;
“是今天才开的,是欢迎上海客人的”
 一席话把我们乐到了天,想想也对啊,是到了桂花开花的季节了,我们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顷刻间拉近我们交流的距离,消除路途的疲劳。
 
  阿姨家住在县城,严格的说没有务农的。姨夫曾经是地方上的法官,也风光过。
   姨家有7位清一色的表弟,堪称一道风景线,现在生活的都很滋润;
   大表弟,也许是年龄关系,和我一样有点落伍了。
   三表弟,一位踏踏实实的企业家,有自己的公司,一贯以温和、踏实见长。
   四表弟,曾经在兄弟中以“枭雄”著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把握好“度” 的问题,成熟了。
   五表弟,法院工作者,还考上律师证,这次相见,发觉幽默、圆滑多了。
   六表弟,是目前在事业混的最耀眼的一颗“星星”,如日中天,他靠自己的充满传奇式的奋斗,无论在工作地位和经济上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境地。他就像屠洪刚演唱的歌曲《真的英雄》,他似乎在演绎、实践“真的英雄”-----经济决定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在某种场合决定了说话的份量,他在兄弟中讲话越发有号召力。是的,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经济的作用不能小觑,在家庭中也何尝不是如此?
   七表弟,也在踏上做老板的梦。他有一个美若仙女的女儿,真叫人羡慕。
   这次故乡行,我们对他们的新居,或在建造的和建造好的,都有了,感性的认识,就住房问题对我这个上海的表哥来讲,有点汗颜哦。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
“你们现在事业,正处于上升通道,蒸蒸日上,希望你们把握好时机,兄弟们拧成一股绳,干出一番事业来”
   家母更是开心的合不拢嘴,整天笑哈哈的讲;
 “你们生长在一个好时代”
   何等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这就是一个耄耋老人的故乡行的感言。
是的,对表弟们优越物质条件和人均居住面积,上海表哥们望尘莫及,他们也许是生存的需要,个个会开车
技能,或拥有汽车,相比上海的表哥,我们有些落伍了,有点酸楚,不由感叹;
   “廉颇老矣!”
 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没有永恒不变的,家乡的变化还应正一句古话;三十河
东,三十年河西。我由衷祝福他们,生活像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高。



《小路》
通向山庄的小路,泥泞,崎岖不平。
 
 
故乡行的第二天,我们驱车登山庄。
六表弟先化了26万元,承包了300亩山地,合同50年不变。鉴于六表弟精力有限,二位表弟共同投资参
与与管理。300亩,对城市人来讲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也迫切想实地看看,希望获得一些感悟。
 
   家母也兴趣盎然,一起同行。
   山路是泥泞的,下过雨的山路更泥泞。在我和四弟的搀扶下,家母艰难地走完了
崎岖不平,没有路的路。小山庄严格地说还处在雏形阶段,还没有更多的投入和规划,在水和电的基本生活设施已经到位了,为以后拓展提供想象的空间。
留在山里,看山的是我的表哥夫妇,长我几岁,一个一辈子老实吧唧的农民,家母不顾路途劳顿,和上山的
颠簸,就是为了好看看娘家的亲人,这种亲情,一般人,特别是城市里的人,不容易释怀。我仔细观察看见
他们见到家母,那种噙着泪花,又强忍住,不让泪水,夺眶而出的细腻表情,很是感染。亲情,此时此刻
 
在升华,在凝结每个人的久别之后再相逢的喜悦中

 
我的表哥,不善言语,做事一板一眼,很是认真,人憨厚,就像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的老大,他是实际在管理山庄,尽管不一定都是科学的,但绝对可靠啊,这样的把式,还真少不了。尽管他已经儿孙满堂,还耐得住寂寞,特别是山村长长的孤寂。在用餐的时候,大家聊到现在的生活,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他突兀地自说自话;
“现在政策好,只要肯劳动,就会富哦”
    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我不由自主地看表哥,是如此的自信,从他身上我似乎领略到了什么------。
 
小山庄有山,严格地讲是丘陵,不高,但有山的感觉,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鱼塘,是垂钓的好地方。树林还不很粗壮,但已经棱廓再现,呈现一幅多美的画;亲吻大自然,呼吸泥土香,融进金黄般秋天里,享受旖旎阳光。
我调侃表弟们;“你们有山、有水、有豪华的别墅还有300亩的山地,比的上当年的四川大地主刘文才了”,引来哄堂大笑。

《垂钓》

                                                                                                                                                                                    《大狼狗》
 
        小山庄有蛮大的鱼塘,这对喜欢垂钓人来讲是福音,寂静的山村,秋风喃喃地吹,这不,无论是上海的还是故乡的表弟都号称垂钓的高手,但鱼就是不肯上钩,浮标在水面上,悠哉、悠哉,横着-----。顷刻,不知哪一位叫了起来:“有了”大家目光唰地集中鱼钩上,
“哈哈,小猫鱼”,
胜利者不屑一顾地讲。我立刻戏谑地接话题:
“小鱼也是鱼啊”
一阵大笑。
   让我郁闷的是故乡的表哥养了好几只狗,其中有一只大狼狗,“气宇轩昂”,我拉紧的脖子上的套子留个影,我要呼它过来,随口问了表哥:
“它叫啥”
“大——虎”
“哇塞,它叫大虎,我才叫小虎,它比我大”(本人小名小虎)我大声嚷嚷。又一阵哄堂大笑。
故乡行就做如此的氛围中一天天度过。
(续故乡行二)
                                                      
                                                         沙鸥2010.1015
 
 
 
 
       路 边的芦苇花开的盛开怒放,微风一吹,阿娜多姿,娇柔百般,煞是可爱,乡村的野趣,也很狂野。


                                                                                                                                         《喜看稻菽千重浪》
                     金灿灿的稻田,又是丰收一年,好一派田园风光。
 
             故乡行(二)
 
真正意义上的对故乡农村的考察也罢,游览也罢,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藕塘之行。
 
当汽车徐徐驶入藕塘境地,看见路旁小池塘,还有稀稀疏疏藕叶躺在水中,我的脑中立刻跳出一条条幅;
    “天上银河河无银,地下藕塘塘无藕”
很是自鸣得意,认为对仗还算工整的,这全是故乡行的雅兴哦。
藕塘有家母的表弟,我要叫舅舅哦。常言;一表三千里,对家母来讲更是有一种有一种难割舍的情怀。
我们这次走访,全然是在不通知的前提下进行的,见面时的激动难以言表。
 
在我的印象中舅舅是一位人高马大的汉子,在村里是响当当的人物,很能干,经济颇丰,言语不多,但很幽默,言一出,往往会惊座四方,这次相见,明显到感觉年岁不饶人哦。
我依稀记得他喜欢过年时送给家母的肥肠,真是又喜欢又可怕哦。舅妈变化不大,一双乌黑眼睛很智慧,会告诉你所需要的一切,我记得她做的豆腐丸子堪称一流,好多年过去,每当提起舅妈我仍然记忆犹新她做的,豆腐丸子。
舅舅夫妇曾经参加过妹妹的婚庆,对妹妹的印象特别深,说实在的妹妹在世时,对故乡的感情最深厚,表弟们对妹妹也最敬重,最亲近。这次妹夫同往,表弟们对他格外的热情,是寄托对妹妹的一种思念,爱屋及乌,很是自然。藕塘也曾经留下过妹妹的足迹诶。
舅妈全然不知妹妹的近况,看见妹夫一个劲地问;
“小妹怎么不来?”
顷刻,空气像凝固一般,鸦雀无声,我尽力控制眼泪涌出,同时不经意看了坐旮旯处小板凳上,一直沉默寡言,很低调的妹夫,红红的眼圈到了已经到了极限,显然,他承受了更大伤感,我立刻起身,朝门的另一端,透透风,避开众目睽睽注视,以致使我的眼泪不要流出------。
 
 
藕塘是富庶的乡村,家家门庭的水泥马路上晒满的花生,开车时真要注意点,马路二旁早已耸立了,有模有样的足以让城里人羡慕的楼房。三个儿子楼房连着一起,一个模式,大小一样,看得出,这个舅舅办事蛮有头脑,很公允,不失偏颇。三个儿子都不在家,整个家,整个村都是静悄悄的,我思量着,一声咳嗽会把一条街惊醒的。他们过着晨出暮归的农家生活,一早去采购花生了。
来到农田一看,大有毛泽东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感觉,金灿灿的稻田,有几条水牛在悠闲地玩耍,水牛旁有一只鹭鸶静静地相随,和睦共处,黑白相应,煞是可爱、时而,还有两只我叫不出名的小鸟,亭亭玉立在牛背上,为它们的牛大哥抓痒痒、时而,牛犊和牛妈妈憨态可掬舔舔对方肌体、时而,又见二条牛在鏖战--------好一派田园风光。

牛和二只小鸟,相安无事,和谐哦
《牛趣2》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归的老牛在荡漾”,故乡行的意义,在于对改革后的新农村直面感受,就拿乡间的小公路来讲,身临其境才知道,交通对农村生活的重要性。据说,像这样统一标准的乡间公路,全国的村庄都有,像网络一样,做到,条条小路通大路,全国连成一片交通网络。可想而之,政府是要化一笔钱哦。
每每二部拖拉机擦肩而过,农民黝黑的脸膛,喜在眉梢,他们享受公路给他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享受城乡经济交流快感。
我的期待,要寻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的老街,显然很难了。
好不容易找到几间还算看得上的老屋,数码机就忙个不停,我到仔细观察这里的民风,相当祥和,淳朴,似乎看不见年轻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就是一个寂静的小村,只有悠游自在的老人手拿着麻将,发出模到的好牌时,好不掩饰的喜悦,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魅力,使农村的年轻人更向往城市的新生活,在苦苦追求年轻人做城市人的梦想。反观现在的城市人却千方百计往农村里转,形成了一个新的“围城”。
我认为;重要的是农村室内设施现代化点,不影响生活质量,住在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吃新鲜的食品,应该是一种享受哦。
 
由于是突然造访,舅舅没有准备,只能安排我们在小镇上小饭店用餐,一款款标准农家菜,吃的我感觉最好,特别是麻油散子炖牛肉,油爆鳝筒,使我垂涎欲滴,满口喷香,让农家菜的本色,尽显风采。
这次故乡行,表弟们各显神通来款待我们,当然主要是家母的威望所在,在县城最豪华的四星级酒店用过膳,各种野味也品尝过,特别在临别的一顿小鱼泡锅巴,吃出故乡的感觉,把家乡的韵味融化在餐桌上。家母饭量陡增,看的我们做小辈很是高兴,在某种角度上讲大大超过星级酒店用膳效果和情感。


《老屋之鼎》

《高傲的小狗》
 
    故乡行,不可能不提及故乡的酒文化。
我对故乡酒是有感受的,早就闻名的故乡的饮酒风俗,他们的热情就在酒杯里,什么“感情深,一口闷”,这对上海人来讲,特别是我们家的人来讲,多少有点“强人所难”,没有白酒,不算喝酒。加之我们的到来,应酬的频率明显增多,使我感到对酒相当的疲惫,甚至有点后怕。
我的一次不不经意的讲话引来轩然大波。在卡拉OK之后,表弟问我是否喝醉过,我不假思索:“从来没有”。哈哈,犯忌了吧,他们个个是杯中豪杰,我一个南蛮子,竟敢在;关公面前舞大刀,那还了得。
第二天,七表弟设宴,酒店相当豪华,菜肴相当丰富。聊聊开场白之后,觥筹交错,表弟们开始对我轮番“轰炸”一杯杯白酒下肚之后,感觉还可以,说实在的那天的白酒海真好喝,叫什么“天之蓝”,至少不冲脑门。他们看我还是蛮潇洒的,于是就加大力度,大杯酒上了。我当然要保持我的“尊严”,对表弟们热情充分肯定,对地方风俗基本做到随乡入俗,对“B52式”的轰炸,输酒,不输理,坚决不能醉,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诸葛亮有“舌战群儒”,我来个海之鸥“舌战酒雄”。当豪饮一杯之后,我“封杯”了,变被动为主动,不管他们如何狂轰滥炸,我自“岿然不动”。故乡的表弟面对我这个“老奸巨猾”的表哥,只能无奈了,毕竟我是客人啊,按他们的秉性,不会是如此结果。
其实他们是误会了我的话,再看看我一饮而尽的“腔调”以为我在他们面前称雄,事实上我从来不喝白酒,也很少喝其他酒类所以才有没有喝醉经历。当然这是一段插曲,一段搞活氛围的插曲,是有浓浓故乡情的插曲。面对故乡的酒文化,也是为表弟们身体健康着想,正如四弟在赠送茶杯讲的;
     “少喝酒,多喝茶”。
故乡的县城,每到夜晚,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拨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横向的各类车辆,冷不防窜到你面前,逆向行驶也很“坦荡”。随地吐痰的陋习,相当逍遥,没有丝毫愧疚感。到处是开掘的工地,马路也不清不爽。老街区,显得很平庸,没有特色,一切显得很无序,很无奈,就像上海15——18年前一样,我常常想这是必然的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乡的县城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我期待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故乡行结束了。
在昆山之上海一段路程还是有山东身材的四川人的驾驶员为我们服务,他毅然是那么的健谈,那么的思维敏捷。
我把他的话和我表哥话和我故乡行在藕塘看到的一切串联在一起,眼帘立刻会呈现这样的字眼:农村巨变,丰衣足食。
我有幸感受故乡的巨变,我认为是全国农村改革的索引-------。
我由衷希望故乡的明天更具魅力
家母更是眉开眼笑,已经87岁耄耋之年的她,一再表示:明年再来,再来。
 
沙鸥
2010-10-15


《根》
           静静得躺在水中,如此孤寂、如此寂寞,一波涟漪,又恢复长长的寂静,哦,无奈。
 
 
 
 
 
 

《丝瓜》
 

《丰收在望》
 

《高傲的小狗》
 

《哦哦》
 

《狗儿》
 

《硕果累累》
 

《寻觅》
 

《岁月的痕迹》
 

《林》
 

《猪槽》


 
      徜徉厦门 
 

                     《水帘洞》

                         《鼓浪屿的沙滩》

                       《热带雨林》
 
      时间:2011  9.18——9.21
          D1T/动车前往,住厦门,晚间在“小眼睛饭店”就餐。
          D2T/赴鼓浪屿,住岛内私家旅馆:
 上午/游沙滩、皓月园、瞻仰郑成功雕像。
 下午/登日光岩、寻访老房、老路和老故事。
 晚上/徜徉海边听惊涛拍岸。
        D3T/一日游永定土楼。住厦门。
        D4T/上午/植物园。
下午/厦门大学、南普陀寺。返沪。
 
 
 动车按时启动了。
 对我刚从川西南旅游归来(9.12)的我,又一次踏上南国九月十八日旅游,后者当然是比较休闲的,这次适逢女儿有假期,于是,有了全家倾巢出动的旅游。在前,我和女儿交代过,川西南之行,是我搞前期攻略的,总体比较满意,加上有好天气帮忙,以圆满收尾。这次厦门之行是女儿执着坚持的自助游,一切由女儿筹划,我们决不干预,重要的是让女儿锻炼锻炼,看看其组织能力,其二,我们坐享其成,何乐不为,充分享受旅游的快乐。
 
我的座位和女儿夫人分开为前后排,在我旁座的也是上海人,三位年纪比较大的,一位年轻的,看来也是自助游,谈起旅游的历史和行走的旅程滔滔不绝,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当然没有什么恶意,我认为是一种幸福指数上升的表现,多多少少有点上海人小市民的优越感的体现,很是自然,可以接受。我一直在旁边,若无其事,翻阅着动车上的旅游杂志,当无意中看到有四姑娘山的文章和图片,其实我也想参与他们一起侃大山,怕突兀,恰逢我的思维还游行在川西南的遐想中,看到此时,就不由自主地插话:
     “听你们玩过许多地方,不知道玩过四川的四姑娘山?”
当他们有了回复后,其中一位对四姑娘山还是蛮熟悉的,以前和我的工作相差无几,跑过不少地方,但没有到过川西南,于是我很“慷慨”介绍了四姑娘山。凭心而论,上海人对四姑娘山还是比较陌生的。在后的十月国庆节一帮驴友在四姑娘山玩是玩所谓“失踪”事件,经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报,名声大噪,名气陡增。当地政府对此事处理也比较“暧昧”看来。广告的效应确实不容忽视。
 
 
       打开了话匣子,自然就聊到要去的目的地——厦门、鼓浪屿。其热融融,倒是消磨时间的好方法。
    其实,我在八九年旅游过厦门,对厦门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这次算故地重游,其感觉有另一番滋味。
厦门火车站以前没有什么印象,现在也没有什么感觉。明显的就熙熙攘攘是人群,感觉交通有点不便。我们叫出租车还要排队,长龙阵黑压压的,明显出租车出现的频率过长——车少,要等啊。有一位管理人员问我们要到什么宾馆,我们告知他,他要我们可以乘公交车,我们看了看行李,明显感觉不方便。之后,他就介绍他同事顺路带我们过去,车费照付,我们也乐意。一路上,这位先生很是客气,介绍我们好几个宾馆,价钱也算公道,就是一定要套餐,这显然违背我女儿的初衷,我们也在鼓浪屿住宿的哦,要休闲的旅游,不要赶鸭子式的旅游。于是还是婉言谢绝他的好意,当然还是应该感谢他的好意。
 
    当我们办理好,女儿在网上预订的宾馆手续,洗漱过后,按计划到“小眼睛”酒店用餐。和想象的差不多,用餐的人相当的多,也许是三位的缘故,让我们拣了个便宜,不排队就可以用餐。酒店的装饰忒贫民化了,不像也是平民化的上海龙之梦的绿茶餐厅,温馨和豪华。当然,也许一天的“劳顿”饥肠辘辘,吃的还是很香的,价格也算公道,这是我在厦门最舒服就餐之一。
 
     晚餐之后,我们驱车到我当年只身来到厦门,摆渡到鼓浪屿的渡口。有点怀旧,有点追忆,看对岸——鼓浪屿若隐若现,在闪烁,很妖媚。想当年,这里也是热闹非凡,甚至有的杂乱,车水马龙,是一种朴实的展现。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旧颜换新貌,处处彰显的是南国特有岛国醉迷风采,一边是现代化的高楼,对岸隔着涛涛的江水,大有上海外滩的氛围,大度的硬件建设和布局,足以表明久经旅游胜地,已经相当成熟,逛过如此迷人的鼓浪屿轮渡口的夜景,足足可以使你,不肯移动脚步。再看看依偎着的一对一对情人,在忘我陶醉在恋情中,如此执着,深深感怀,也为这个浪漫的都市增添浓墨的一笔色彩。
 
      在回宾馆的途中,我选择了徒步走像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一样的中山路,琳琅满目的小店布满步行街,也是外地旅游者必须旅游的项目之一。我目不暇接,决不吝啬我的味觉,面对名目繁多,色彩斑斓的小吃,好不客气,也许在“小眼睛酒店”吃的是海鲜,消化比较快,更多的还是,小吃本身特别诱人,对厦门的小吃早有传说,我仅仅是尝试者、实践者,希望外地旅游者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
 
     一边吃,一边看,还一边问,对看不懂的食品和名目繁多的工艺品就靠嘴问啊,什么叫不耻下问,更何况确实不懂啊,要了解就应该“虚心”了。
 
    在众多的小吃中,我特别喜欢,由长长的肉类食品搅拌在一起,长圆型的,多多少少有点像放大了的无锡熟饶肠,裹在可以转动的搅拌棒上,形象地说放大的粗香肠,用料很多,一边转动。一边用刀削削地将搅拌上的“粗香肠”削成薄薄的一片片的,放上生菜,一起放在可以用手扳开的馅饼中。然后咬上一口,那一种美味,才叫美,可能它是舶来品,我曾经在世博会看土耳其宣传资料中见过,就叫它“土耳其馅饼”,但凡去旅游的可以尝尝,价格不贵,很管饱。以后几天凡路过我就是首选它为小吃。
 
 

                                                                                                                                                                        《岸》

                                                                                                                                                               《小岛广场》

                                                                                                                                                            《奶茶铺》

                                                                                                                                                        《鳄鱼嘴》
 
             D2T/ 赴鼓浪屿,住岛内私家旅馆:
   上午/游沙滩、皓月园、瞻仰郑成功雕像。
   下午/登日光岩、寻访老房、老路和老故事。
    晚上/徜徉海边听惊涛拍岸。
 
 
     清晨,早早告别厦门的宾馆,驱车到鼓浪屿轮渡口赶上第一班轮渡,也许是我们比较“勤快”,南国小岛的居民还沉睡在美梦中。按照女儿网上预订的私家旅馆,我们按图索骥,行李箱的车轱辘在宁静的小岛,一路走来,在板块交界处,“咯噔,咯噔”很有节奏感,听来特别清脆。私家旅馆设在半坡中,在充满洋气的黑生铁铸造大门内,有假山,有流水,有秋千式的板凳,盆景,等等充满温馨的小资情怀。也许,是来的忒早,原游客还没有退房,我们就将行李暂时存放在寄存处,办理好入住必要手续,轻装逛小岛了。
 

《私家旅馆》
 
    一路走向岛内最繁华的龙头路进发,沿店看见网上被称之最“傲慢”宠物狗,懒慵的它对陌生人,眼睛眨也不眨。我在想一旦生生存,如此容易获得,是会变的,宠物也是如此,如果饿它二天,这样的情况绝不会发生,是一种悲哀哦。
 
     龙头路的小吃店还真多,我们基本上按网上介绍的比较有名气的点着吃,不然嘴忙不过来。还是忒早的缘故,岛内的原住民好没有真正出现,大部队的旅游团队还没有到。我徜徉的条条石板路,走街串巷,拿出单反机忙乎一阵,不亦乐乎。
来到龙头路广场处,不乏有零星的老人,安逸在聊天,抑扬顿挫的闽南话,对此时的我,也不感觉难听懂了。广场的对面,就是网上小有名气的“张三丰奶茶铺”,我一直对“张三丰”的店名有疑虑,在民国初的武当高手好像也是此名,不知有否典故?女儿是当然的品尝的实践者,也许是水土不服,没有什么好的评价。看来,徒有虚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在当今网络发达的年代,还是应该保持一种本能的警惕为上策为好。还有许多咖啡店和有创意的小饰品店,对我这样的年龄的游客,不会很在意,毕竟个人情趣不同,不可勉强,玩自己在意的,这才是生活哦。
 

《岛上牛肉铺》
 

《温馨的私家旅馆》
 
     在小吃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豆腐烤鱿鱼。在平平的生铁锅上,放上豆腐和切割成小段的鱿鱼,加上作料,和必要的葱花,不定的翻滚,顷刻,豆腐和鱿鱼在高温的作用下,发出伴有浓郁香味“呲——呲——呲”响声,大功告成,可以品尝了。注意,一定要热的吃,是属于“掴脸光也不肯放食品”——好吃!后来离开鼓浪屿在厦门没有真正碰上地道的这样“豆腐烤鱿鱼”。
 
     需要提及的龙头路广场的拐弯处有一家最有名气,店面最小,人气最旺,营业额最高,网上最负盛名,游客最有满意度的牛肉干店。只看见店面前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店员大大方方把猪肉脯,大片大片,免费送于游客品尝,被网上号称最“酷”的店,名不虚传。换来的大把、大把的人民币进账,好不吝啬。我要说,如果是正常交税的应该是它对小岛贡献最大了。你如果是游客务必去逛逛,领略一下“隔闹猛”感觉。
 
     这次,二十年之后重游厦门,是和鼓浪屿的沙滩分不开的。我喜欢沙滩,更喜欢嬉戏沙滩玩耍的氛围和童趣。
现在的沙滩和我二十年踏过的还是有区别的,也许是生意经的关系,可以走的沙滩小了许多,都圈起来了了,少了一点野味,但对没有真正见过沙滩的女儿还是比较激动的。我也童心未泯,脱了鞋,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踏浪,一手提着鞋,漫步在柔乱的沙滩上任凭海浪轻轻地亲吻我的叫丫,当时的心情真实的告诉我大自然真好,脚踏沙滩得人感觉真好的。尽管,南国的九月也已经是秋天了,但裸露的双脚没有感觉凉意,耳边仿佛顷刻响起《外婆的澎湖湾》,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徜徉的沙滩你会不难发现一种有趣现螃蜞,比蟹小的同一种类。它们像听口令一般,当你脚踩过时,有一点稍稍动静,它们就会立刻入洞,但只要你屏住呼吸,不挪动脚步,它们又立刻出洞,密密麻麻地穿梭,看的有点头皮发痒,如果你再移动一下,它们又全部入洞,就像无形的命令在下达,如此周而复始,绕有情趣,但要真正抓住它,谈何容易。
我在沙滩的岩石中发现一只比一般螃蜞大的多的螃蜞。色彩斑斓,很是耀眼,立刻引起我浓烈的童趣,顾不上我硕大的身躯,像猫一般,弯着腰,左手掐断其路,右手顺势而为想将螃蜞抓获。
 

《踏浪》
 

《捉蟹》
 

《郑成功雕像》
 

《礁石》
 
     “哎呦”我大声惨叫。
一只很是妖艳的螃蜞给我抓住了,它的不成比例的硕大的蟹蛴紧紧咬着我的无名指,还血淋淋流淌的鲜血,它至死不放,无奈的我,将它放在平坦的岩石上,它立刻松开了,想逃遁。哈哈!我敏捷地又抓回了它。其实螃蜞误会了我,坚决捍卫自己的安全,我没有恶意,就是玩耍一下,满足一下好奇心,增加一下野趣,最终还是放生了。如此玩耍,兴趣盎然,时我和沙滩更接近。
 
    我被咬,有几天发炎,隐隐约约作痛看来,看来,要善待一切又生命的生物,人和自然要和谐需要有一定过程哦。
沙滩上耸立了许许多多的,奇异怪石,光怪陆离,其中的一块巨石像鳄鱼的大嘴,很生动,人站在当中像囊中之物,好似渺小。
沿沙滩走到了尽头,抬头仰望郑成功的雕像就在眼前------。
 
 
      历史就是如此郑成功在南国的鼓浪屿相当有人气,乃至整个厦门,处处可以感觉他的存在,当年收复台湾,他将鼓浪屿改名为光复岛,而今,依旧站在被浩瀚的海浪包围的的岛屿,仰望前方的他曾经收复的台湾,倏忽在冥冥中告诉我们什么?一个以“家”为轴心的国家和民族,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由此的敬仰油然而生,给深深的注目礼,表达我二十年之后再一次敬仰--------。
中午回了已经定好的旅馆,冲了一把凉,换了一身衣服,又轻轻松松上龙头路就餐,继续品尝还没有用过的菜肴。又来到广场,哇塞!乌压压全都是人,那里还是什么旅游,还观赏什么,看来,大部队的旅游人群已经到了。拐弯处的牛肉铺,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包围,买牛肉干的人,似乎不用钱的一般,只能——疯狂二字形容。
 
此时,我想曾经的琴岛著称的鼓浪屿,可以用这样的诗句打发:
                    琴声悠悠
                    圣歌绕梁
                    虫鸣鸟叫
                    海浪声声
                    曾经的宁静与安详
                    而如今
                   人声鼎沸
                   喇叭震天
                   再难寻觅
                   隐藏在老别墅里的琴声
     看来,鼓浪屿的旅游再高峰季节的饱满程度已经,严重失衡了,需要有长期有效的管理,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又要维护游客基本权利和资源有效开发,彼此都不能失衡,不然损失的仍然是资源。好在,有传闻,以后上岛人员要控制了,收费为150元/人,实行一票制。再也不可能出了,来回轮渡,就可以享受。好在鼓浪屿一年四季都可以旅游,没有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完全可以交错时间段,充分享受南国风光,当然这都是后话哦。
 

《百年鼓浪屿》
 

《日光岩》
 

《小岛风光》
 

《远眺》
 
 
      按原定计划下午游玩日光岩。
      日光岩是鼓浪屿岛上最高的制高点,可以一览众山小。
 
     对刚从川西南归来的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一路攀登,一路赏景倒也惬意,特别舒适和惊喜是在登顶时感觉,对厦门特有的南国风景过目不忘,在众多的楼宇中,从上往下看向一盒盒彩色的小火柴盒,点缀特别醒目和协调。我特别钟情厦门在被郁郁葱葱树林包围,瓦片是淡玫瑰色和粉红色小别墅,处处散发的一种淡淡的浪漫,会不由自主打开人遐想的空间,和对美好未来和曾经拥有的情愫追忆。
登顶日光岩会感觉一览众山小,一切都在我的俯瞰中,一切又是如此渺小,感觉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会迅速膨胀自己幻想的空间——也小这就是旅游带来的养眼的愉悦,和刹那间的满足感。
 
     当我站在日光岩之顶,再看看乐此不疲的攀登正酣,一颗颗晃动的人头,尽管有的人年龄不小了,但对生活的最求,可以再明了不过展现在你的眼前。我会不由自主感叹;现在的人生活的很潇洒,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的人对生活是何等重要!
 
       告别了日光岩,我要寻觅鼓浪屿有故事的老建筑,我一直认为,厦门的鼓浪屿和深圳的珠海一直是浪漫型散文城市,如果旅游的人忒多,像上海城隍庙人山人海就没有浪漫的思韵,没有遐想的空间,乏味了。
在日光岩山下,有郑成功历史纪念馆,记载鼓浪屿的历史,每每看了,尚有感觉,二十多年前参观过,如今再次重读,记忆犹新,温故知新,一个有历史,有文化地域应该受到尊敬。
    鼓浪屿的老别墅,是应该需要提及的,特定的历史,承载异样国度千姿百态,洋洋洒洒,无论是西班牙式还是意大利式,和英国、法国式的建筑都会使你常常留步,在每座建筑中都深深渗透一种洋味,有一种直觉告诉你——小岛很酷。
在下山的时候,特别伫立在有历史意义的古炮台,瞻望远处浩瀚一望无际,浩淼的江水,仿佛想起,曾经的隆隆炮声和烟雾浓浓硝烟的场面。历史就是如此娓娓叙述着过去。
 

《渴》
 

《浪涛》
 

《海滩》
 
    我 对有中西结合的有八十余载的番婆楼,很是感兴趣,有相当多的电视剧就在此拍摄。还有许许多多建筑,都有相当有历史,我尽情在建筑群留下身影,以示纪念。尽管这些老建筑现在的表面并不显眼,但在斑斑痕迹中,可以想象当年的风采。游客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徜徉一番,领略一下小岛独特的文化。
     九月的鼓浪屿一路登上爬坡,还是汗流浃背的,为了补充水分,及时吮吸了有南国氛围的椰子果,还是不错的。只见老板用电钻钻二个洞,插上管子,可以饮用了,还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冰镇水,足以让你解暑,倘若你再穿上南国风味的广告衫,站在沙滩上,全然可以当着你在美国的夏威夷了。
   下午的鼓浪屿游程就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结束。
 

《巍峨》
 

《夜》
 

《孤帆远影碧空尽》
 

《滩》
 
 
     再次回旅馆,再次冲了凉。这就是在鼓浪屿住宿的优点充分展示了。
按计划要实现晚间的游玩项目,当然首先要填饱肚子,旅游重要一环就是,品赏当地美餐,实践告诉我鼓浪屿的海鲜相当贵,特别是在龙头路后面的小巷里,不是当地人开设的酒店,人长的歪瓜裂枣般的,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价格名不副实,贵的莫名其妙,这其实是对鼓浪屿的亵渎,当地政府应该管管,不然损失的还是鼓浪屿。要吃海鲜还是到厦门中山路,这里不提倡,小岛的夜晚还是蛮迷人的,有点纸醉金迷感觉,不愉快的事,被忽悠的事就不写了,以免扫大家心情。
 
 
    我特别钟情鼓浪屿的夜景。
夜幕降临,徜徉在海边,上午的沙滩、礁石,荡然无存,都被汹涌的潮水左右,一浪一浪发出有节奏的“扑——哧、扑——哧”涨退声。海岸宁静又浪漫,远处对岸的霓虹灯光怪陆离,在海水虚无缥缈的流淌中,有点奢侈般的妖艳,时不时又一艘小船而过,远眺小船悠远——之近——渐行渐远,有有点惆怅,是凡人的烦恼。早晨还在沙滩上嬉戏的情景,顷刻变成沧海,大自然的潮起潮落,寓意着人生的发展一定不平坦,为此把握人生,遇事豁达才是积极人生。
由于我没有带三脚架,只能选择有石柱子的桩头当摄影的支撑点,远眺皓月园的郑成功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敦敦实实,心中不乏有点敬仰之情——他还在守望祖国宝岛,辛苦了。
     依偎在幽静的黑暗处的恋人们,肆无忌惮享受天赐良机,全然不顾偶然走过的路人打扰,远处时不时传来了,托赛廉的小夜曲钢琴曲,这是琴岛留下的最婉约的篇章,是如此优雅,如此感染。是的,他们在享受生活哦,在浪漫的鼓浪屿享受浪漫的生活,美哉。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忘记鼓浪屿的夜晚。
     一个成熟的旅游景点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这就是我对鼓浪屿的最美的赞语。鼓浪屿的成熟还表现在共用厕所上,国外对中国旅游一直有微词很多程度就是厕所,鼓浪屿厕所无论是布局还是硬件都可以在国内屈指可数,鼓浪屿适应休闲的旅游,特别是情侣双双游和居家游,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之一。
     一天的鼓浪屿的徜徉相当充实,也有点懒慵,带着一点点倦意,美美在温馨的,有阳台的私家旅馆度过梦寐的一晚。
第二天清晨,依旧传来了,行李箱发出“咯噔,咯噔”很有节奏感的响声,随着轮渡启鸣声响起,在雾气中,郑成功的雕像离我渐行渐远,别了,鼓浪屿。
 
 
    D3T/一日游永定土楼。住厦门。
 

《土楼》
 

《曲径通幽》
 

 
 
     一天福建土楼游中规中矩。
     女儿在网上预订的,其实邀请此点游的大有人在,可以忽略,这样比较机动,善意提醒哦。
 
    福建的永定土楼是近期旅游的热点之一。中国的邮政还出了邮票,特别是航拍的照片深入人心,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名气大的去了。前几年春节胡锦涛主席视察了永定土楼,更使土楼的名气如虎添翼,真正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要说土楼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冷战时期,美国的高空无人侦察机,侦查了在闽南地域有无数土围子好似高端导弹发射基地,感觉很惊恐,由台湾派遣特务,潜伏该地,最终表明是一场误会。
 
     土楼有很多,可以自由选择,我们当然挑最典型的永定土楼。旅游的大巴斯到达永定,展现在我面前的永定的承启楼还是有点感觉的。它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四周还有没有收割的金灿灿的稻田,很静谧,乡村味浓郁。
我仔细观察土楼的建筑的特点,土楼的壁很厚,也许它需要承载几个楼门重量。它号称“客家”土楼,表明不是当地的人的建筑,我们现在交通便捷,以前肯定是荒蛮之地,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一拨人,需要用一定凝固的建筑和呵护传统的“家”的感觉,真是用心良苦,独具匠心,这里凝聚“客家”人的智慧。承启楼
 
    听完了讲解员的介绍,簇拥而入,登楼凭栏,可以瞭望“金山古寨”和悬崖峭壁风竹寒松,可以放眼“南峰烟雨”的遐岭云峰,俯首临窗,可以浏览清溪岸畔的小桥,流水和收割的老农,好一派田园风光。转过身,就是承启楼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清康熙八十四年(1709年),十八世纪初建筑,俯瞰灰色的一层一层楼面,大有道教八卦的韵味,很是新意,中国人的以圆的概念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座楼是内通式的外高内底,由四个同心的圆组成,楼内有楼,环环相扣,鬼斧神工,看之,真使人叫“绝”,还会引发无数问号,和感叹号,让人无法解释哦。当然,你想看到航拍的大场面,那样震撼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不然会掉到莫名的“期望值”陷阱中,就乏味了。
 
     在登承启楼凭栏瞭望,乡间的金灿灿的稻田和弯弯的农家的小路,引发我浓浓的情趣。下了楼离开车的时间还早,我就直径向农间走去。已经是秋收季节了,不乏有恬淡的乡间小景,映入我的眼帘,像大多数南方,特别是在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一样,不可能有大面积的耕耘和收割,有一位农妇,自己收割,自己打谷,全然是一个人单兵作战,引起我的好奇心,又怕忒接近使人家不自然,怕耽误她收割,我换了70——200的镜,一一将她收割劳作的镜头收入囊中,算是意外的收获。踏在乡间小路,已经有点夕阳了,不时会响起《垄上行》
                       我在垄上行,
                       垄上一片秋色,
                       枝头树叶金黄,
                       风来声瑟瑟,
                       仿佛为季节讴歌--------
    恬静、贴近的校园歌曲,此时此地,会散发浓郁的诗情画意。
 

《秋》
 

《凭栏远眺》
 

《打谷》
 

《土楼建筑》
 

 
 
在永定土楼附近还有一件让我难忘的事。无论在徜徉附近旅游区的小店,还是在选择风景取景时,总有二位老人,以我的经验判断,应该是70以上的老人了,满脸的皱纹足够说明他们的沧桑,但风度翩翩,是知识性的老人,煞有腔调,一手那着三脚架,胸中有不错的单反机,执着地在比划着如何取景,是那样的投入。他们的身影在登攀日光岩出现过,这次又邂逅,增加我对他们的敬意,看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是真正的生活的主宰,我从他们身上看见了,一个人对生活的追求,哪怕已经是垂暮了又何妨?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生活缩影。
在众目睽睽的人群中,有一位老外,看得出是一位驴友者,不断比划着,显然是问旅游事宜的,在场的人,无以对答,不懂外语啊。尴尬的场面,僵持片刻,只见,在路边的小摊店里,走出一位孕妇,个头相当的矮小,特别是站在老外的旁边,对比越发明显,黝黑的肤色,其貌不扬,就像当地的农妇。只见她一口流利的英语,说的老外眉开眼笑,不断的翘起大拇指,临走时,紧紧握住孕妇的手。我不由肃然起敬,此时,我在心中没有丝毫矮小,而且是越来越高大和靓丽。它深刻告诉我二个道理:人不可貌相,知识就是力量。
据统计永定土楼的客家居民知识含量相当高,有一家是博士楼,全家人都是博士,看来土楼建造和他们沉淀的智慧,源远流长。
我权当它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缩影,来张扬。
 

《老外》
 

《老摄影者》
 

《土楼外围》
 

 
 
 
 
       D4T/上午/植物园。
 
下午/厦门大学、南普陀寺。返沪。
 
 第四天,是旅游的最后一天,上午安排逛逛厦门市容,在去植物园的途中,看见路旁的雕塑,一只美国兵常穿的明显有战争创伤的老“K”军用皮鞋,一只是现代人常穿的休闲的旅游鞋,强烈的对比,反差很大,对视觉冲击很震撼——战争与和平。体现这个都市的价值观和精神。
在马路的另一端就是厦门解放的纪念牌。我被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群深深吸引。它是表现解放厦门的真实的写照------
当解放战争的炮声响彻云霄,但解放厦门还是相当阻力,第一次没有成功,当时缺乏海战经验,一味攻打一个点,打不下,牺牲相当多战士。第二大攻打,来了一个四面开花,恐慌的国民党军才败下阵来。
也许是对胜利的渴望,对海战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在攻打金门时还是采用老方法当89军攻上岛,后援跟不上,他们只能孤军作战,最后,粮尽弹绝。国民党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许多高级指挥员都惨烈地牺牲,其悲壮场景,可歌可泣。89军全军覆没,许多人成了俘虏,它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唯一的败仗,教训深刻——海战!苦涩的海战。
知晓这段历史的我,看到如此雕像,深深为眼看就要看到解放的战士而牺牲的惋惜,想起列宁的话:以革命的民意想想过去,谁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面对雕塑群,我伫立了片刻,深深敬上我的注目礼。
 

《解放之一》
 

《解放之二》
 

《解放之三》
 

《解放之四》
 
 也许不是节假日游玩植物园的游客不多,二十年前因为时间的缘故错过光顾机会,这次当权不让了。当地的退休老人可以享受免费进公园,外地的我们当然不行了,这多多少少有点小家子气,如果上海也推行这样的政策,肯定会招到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我想尽管如此不会影响我的情绪。在静谧而平坦的上山路上缓缓行走,不时回头眺望,厦门城市的轮廓越发清晰,清新的空气更焕发游兴。
 
 在公路旁有一条下坡路把我引入热带雨林中------。
弯弯的小路曲径通幽,刚步入就有一股烟雾缭绕的雾气扑面而来,仿佛像到了仙境一般,这种在舞台上看见的效果,在实地,在真正有树有花,有草的大地上,感官上还一点不适应,但仙人般的飘逸的感觉,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入天宫时腾空感觉。
进入热带雨林硕大的南美和非洲睡莲躺在不大的湖面,占了一定面积,深褐色的湖水映衬荷花更加妩媚,加上为此点缀的曲径通幽的小石桥,相得益彰。在池塘旁的假山上,不断流下瀑布,造型很小巧,不是南美的风格像孙悟空的水帘洞。我不吝啬地将此景,毫不留情统统收入了我的单反机中,画面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瀑布水的流淌很有动感。
 

《睡莲》
 

《水帘洞》
 

 
来到植物园的非洲植物馆,多肉类植物,高大的带刺的植物还是蛮震撼的,我坐在这类植物中,像山大王,哈哈,好潇洒。整个植物带,占地面积还是很大的,徜徉在中的我就像非洲国里的酋长,逍遥自在,繁多的多肉类植物还是值得领略一番,我仔细观赏,还是蛮享受植物给我的观感。来厦门的游客,倘若有时间,可以逛逛,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狼牙棒》
 

 
 
当再次回到宾馆,办理退房手续,并将行李寄存在宾馆,按计下午划还有最后的的一个景点——厦大和南普陀。
当真正来到厦大还是被它那高等学府的特有的静谧和文化氛围所感染,南国特有的棕榈树比比皆是,温馨的在绿色簇拥下的校舍,显得格外的清晰。在独木成林的树根下,许多对学生在温情享受校园生活。校园的池塘里有一只黑天鹅,自由自在游弋,没有惧怕人的感觉,有人喂食,它也好不谦让,坦然收之,人和自然的和谐显得融洽。厦大忒大,不能一一浏览。
 
 

《校园》
 

《静谧》
 
 来到南普陀,到处洋溢着人气,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信佛的吗?香火袅袅,显然不是,这也是南普陀的聪明之处,它不收门票,最大限度在弘扬佛教,大有广种薄收意味,不管你信不信佛教,先接受它的启蒙洗礼。
我到过西藏充分感受到政教合一的厉害,控制一个人的思想远比控制一个人的财富重要,宗教的魅力就是治心哦。现在看看有些共产党干部,对宗教也相当的热衷,说明他的骨子里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充其量是一位为达到目的的,贫庸宗教者。全国共产党员有8000多万,真正的共产党员有多少?
“劝人为善”是宗教和共产党的哲学一脉相承,希望能和平共处哦。这都是庸人自扰,闲话哦。
南普陀的放生塘的鱼和优哉游哉的龟,都过着无忧无虑食来张口生活,再看看鱼塘的抢食场景,一个肉团团的鱼身,似乎预示人的生存也是弱肉强食?——一个哲学的话题。
 
游览过必要的宗教项目,余下的节目就是登山了。
好像毛泽东主席讲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需要的就是登攀,讲老实话,看见山,就有一种莫名征服,也许是一种男性的心里作崇。南普陀山应该不算高,对我一位刚
 

《黑天鹅》
 

《南普陀》
 

《.俯瞰厦门》
 

南普陀寺

 
从川西南旅游归来的我,登如此的小山不是小菜一碟吗!其实不然,南方的山秀气、玲珑
没有过多的横盘的路可走,挠了挠去又要上爬,于是对我有着硕大身体的我就汗流浃背了。反之,原本担心夫人的身体,现在只见她,笑口常开,幽默连篇,连女儿也很诧异,真是刮目相看,佩服之至。
也许这里曾经是前沿,战争的痕迹处处可见,国民党时期留下的碉堡在群时不时在隐蔽的角落处出现,爬累的我可以借此机会,一边欣赏,小憩片刻。
 
     当感觉到身心疲惫,有点感觉撑不住的时候也就是曙光展现的时刻,许多成功,也许产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站在高山之颠,它比日光岩要高许多,风格迥异,一则是深邃的海洋为主体,现在的更是厦门的全貌。栩栩如生,一览众山小,充分看得出厦门热火朝天的发展的步伐,和自然优美的风景。
登高远眺,刹那间的人间的烦恼会顷刻消失,享受的就是心旷神怡,仙境般的快感,这就是登攀人的初衷,也是源源不断登攀着壮大原因所在哦。
 

南普陀寺

 
 
     告别的南普陀,意味着我们四天的徜徉厦门游程结束了。
    我仍然忘不了厦门中山路的小吃,一条旅游者都会光顾的小吃街,那里有我的钟爱——土耳其馅饼。
    告诉读者,厦门休闲旅游还是选择自助的好,选择在鼓浪屿住宿的好,浪漫的徜徉,静谧的小岛夜晚和沙滩和海浪-------。
 
 
 
 
沙鸥  2012-2-6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转载)  java%20script%20:void(0)(分享)  java%20script%20:void(0)(评论(1))  java%20script%20:void(0)(复制地址)  java%20script%20:void(0)(编辑)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赞)  java%20script%20:void(0)(转载)  java%20script%20:void(0)(分享)  java%20script%20:void(0)(评论(1))  java%20script%20:void(0)(复制地址)  java%20script%20:void(0)(编辑)  

本篇游记共帮助了9758名厦门游客。版权归原文作者@沙鸥天地 原文链接,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QQ:2317881823
相关目的地:
5906张照片
相关目的地:厦门

游记目录